阮育青
【摘 要】新課導入,是一堂課的首要環節,也是這堂課能否成功的第一步。新課導入設計五花八門,關鍵在于有效。本文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別人的成功做法,總結了小學語文新課導入有效性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小學語文 新課導入 有效性
新課導入是教學的起始環節,亦是重要環節,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一些老師施以圖片、故事、音樂、詩詞、謎語等導入新課,以為憑此新鮮材料、新穎形式,能抓住學生眼球,扣住學生心弦,讓學生興趣倍增、情緒愉悅,效果自成。事實未必!如果我們的新課導入僅滿足于引出課題,為導入而導入的,沒有達到揭示既定主題要求,沒有扣住新課的教學目的,也是形式主義下的無效教學行為。那么,新課導入要怎樣才能更具有效性呢?在教學實踐中,我的體會如下:
一、扣題
新課導入不是擺設,不能僅為裝點氣氛,而游離于新課主題之外,導入只是形式和手段,必須要為本課所呈現的主題內容服務。一個好的導入設計,一方面要完成過渡承接作用,同時又要與本節課的主題實現內在關聯。有位老師借班上公開課《只有一個地球》,其進行的課前引導:師先自我介紹,接著表揚學生很聰明,進而拋出一個“我們現在在哪里”問題,學生回答思路不斷開闊(由學校到城市到中國最后答出在“地球”)。而后教師讓學生全體起立,接著讓學生跺一跺腳。完了問“我們的腳下是什么?”生答出“地球”后,師板書“地球”,隨即要求學生深情的呼喚:地球,你好!生異口同聲,深情地呼喚。火候已到,教師說出過渡語:“地球聽到了我們的呼喚。好,我們現在開始上課。教師引導學生答“地球”、喚“地球”,所作所為給人感覺僅為完成過渡到“地球”二字,設計的問題也頗顯淺層和蒼白,與課文的主題互不相干?!饵S果樹瀑布》一文,顧名思義寫的即是天下馳名的黃果樹的瀑布。此課的導入設計,如果這樣:“同學們,我們學過唐代詩人李白的詩歌《望廬山瀑布》,大家還記得吧!來,全班一起背一遍。同學們背得很好!下面讓我們再去了解一位作者寫的也是關于瀑布的文章,他寫的是天下名瀑——貴州省的黃果樹瀑布,好,讓咱們一起走進《黃果樹瀑布》!如此導入,借復習舊知“廬山瀑布”一詩,引出新課“黃果樹瀑布”,由瀑布到瀑布,完成了課題遷移。但僅此而已,未能披露本課的主題:寫瀑布之美,嘆大自然杰作,贊祖國大好河山。因而談不上有效。我們不妨借助教育信息技術設備,在音樂背景下,展示一組黃果樹瀑布的迷人風光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瀑布美。進而話鋒一轉:如此醉美的黃果樹瀑布,有一位作家通過語言文字為我們記錄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作者筆下的黃果樹瀑布吧!在這個導入設計中,由畫面到文字,不同的形式反映共同的內容:黃果樹瀑布美。導入一旦披上了新奇生動有趣的外衣,又能緊扣文章的內容主旨,與主題有了呼應,如此一箭雙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置疑
沒有疑問就沒有教學,學生的學習是從問號開始的,問題猶如一把打開學生求學門戶的金鑰匙。新課導入施以問題設置,形成懸念,引發學生思維,激發他們學習興趣。如《黃山奇松》新課導入就可以這樣進行: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有名言“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知名度蓋過了五岳。它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聞名于世的“黃山四絕同學們知道是哪四個嗎?(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中排第一位是“奇松”,人們就很想知道黃山奇松“奇”到底奇在哪里?作者在《黃山奇松》這篇課文里就為人們解答了疑問——下面我們一起隨著課文去探尋答案。又如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21課《諾貝爾》,教師以課文前兩個自然段的內容為鋪墊,設計問題:同學們,你們了解諾貝爾獎的創立者諾貝爾嗎?他一生中最突出的發明成果是火藥,你可知道他制造火藥的前因后果嗎?通過問題置疑導入,因獎及人,由人及事,緊扣主題,一下抓住了學生的心,讓他們欲罷不能,不由自主的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
三、激情
這里的激情是指激發學生的情感,達到心靈的共鳴。教師借助一些媒介,營造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喚起他們的內心感受,使學生一開始就受到強烈的感染,誘導著他們進入新課學習中。情感的閘門一旦打開,其產生的功效將是無與倫比的。如此這般的新課導入成效自是很好的。《師恩難忘》這是著名作家劉紹棠一篇深情而樸實的文章,表達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在設計本課導入時,我們可以選取謳歌老師的詩歌,進行詩配樂朗誦,在情景中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導入。而在教學《虎門銷煙》這課時,播放禁毒宣傳片,學生看到毒品摧殘身心的慘狀鏡頭、毒品造成的種種危害。視覺上強烈的沖擊感,深深震撼學生的情感體驗,“萬惡的毒品”禍國殃民?。≡谇榈拇呋?,學生的禁毒之念自是水到渠成。此情此景下,告訴學生:民族英雄林則徐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禁煙運動,1839年6月3日,他把繳獲的兩百多萬斤鴉片,集中在虎門海灘公開進行了銷毀,這就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取得偉大勝利的虎門銷煙——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一課。這樣在情的牽引下,將學生的思維引入新課的軌道,從而有效完成了新課導入。
四、簡約
新課導入固然要做到它的吸睛、引人入勝功效,但它畢竟只是新課的起始環節。新課導入的固有地位決定了其在一節課堂的時間值。一般以三分鐘為宜,如果費時太多,就會占用后面其他環節內容的教學時間,勢必影響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筆者曾看到一些老師在新課導入環節上,借助多媒體輔助,導入展示放的太開,5分鐘過了還未切入正課;還有的老師注重情景導入法,通過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表演、活動等,想“神入”式的導入,這種做法時間很難控制在3分鐘之內,再者容易使學生身心過于興奮,不好收攏,對后面教學有負遷移。
新課的導入,是一堂課投下的第一石,投到學生的心湖上,蕩起漣漪;新課導入,是一堂課掄起的第一錘,落在學生的心靈上,撥動心弦。的確,導課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著實需要教師的匠心獨具,精心打造。新課導入,導之有法,重在有效。讓我們一道努力,共同打造出成功高效的教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