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花
【摘 要】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教師組織生活化的教學活動,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范圍,為課堂注入更多生機與活力,給予學生真實的認知體驗,取得新課改成效。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中有生活,讓學生學會從身邊發現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參與實踐活動,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是教師們共同肩負的重要使命,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更是當代素質教育理念全面貫徹與落實的必要前提。筆者憑借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對小學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教學工作發表幾點新的看法,希望能夠為其他教師提供有效參考與借鑒,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全能型的建設人才。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生活化 策略 應用
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限制學生數學思維的充分活躍,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固化的教學模式,枯燥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導致課堂教學質量越來越低,教學效果始終不盡人意。這對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有必要引起教師們的深入思考與研究。創設生活化情境,運用生活化策略,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中獲取到不一樣的情感體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會成功開創數學課堂教學的全新格局,也將迎來時代教育創新發展的嶄新篇章。
一、知識預習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將生活化理念滲透在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活躍學生的邏輯思維。課前的預習質量影響著學生實際的理解情況,在預習環節融入生活化元素,不僅能夠引導學生沿著正確方向預習新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學會深度整合資源,提高自身的發現能力、感知能力、分析能力。例如,在講解“米、分米、厘米”時,可以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測量家里書桌的高度,電視的長度,以及學生自己的床的長度、高度,等等,等到上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測量結果。由于學生在測量前可能不懂米、分米、厘米等度量,他們度量的工具可能是自己的身高、手掌,也可能是一把尺子,還可能是數學課本……總之,不管怎樣,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任務,而當他們看到課本上關于度量的介紹后,就會發現數學知識很實用。這樣的預習,可以讓學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之上形象化地理解知識,并且有利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知識。
二、教學方法生活化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趨勢,所以教師就要引入生活化思想,運用有效策略及時調整教學方向,豐富教學語言,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優化課堂的教學效果。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入數學游戲的方式,從而使學生轉換思維,開動腦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可以使學生在游戲中增長數學知識和數學應用能力。例如,老師用撲克牌來給學生做加減法的訓練,讓學生任意抽出三張牌,進行加法訓練,或者任意抽出五張牌,讓學生思考如何讓這五張牌的數字通過加減乘除來最后得出1。
三、數學活動生活化
教師通過在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建構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比如,在教“人民幣的認識”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物品買賣活動,讓學生事先準備好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以及文具、水果等一些熟悉的物品,在課堂上讓學生分組進行東西的買賣活動,學生經過討價還價買到合適的物品。這個數學教學活動的舉行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這一教學活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創設情境生活化
合理的情境創設是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形式。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通過生活場景模擬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比如,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再現生活場景:某同學為郊游做準備,需要在商場內購買餅干等食品,餅干是3元/包,礦泉水是2元/瓶。今天他需要準備4包餅干和6瓶礦泉水,那該同學至少需要多少錢才能購買到全部郊游用的物品。我們讓學生扮演這樣一個貼近生活的情境,非常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五、數學元素生活化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合理的選擇生活中的數學元素。學生現實生活中存在很多方面的數學元素,但不是所有這些數學元素都適合用來教學,教師必須通過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充分理解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從生活選擇合適的數學元素。例如,在學習“分步計算”的過程中,教師如果選擇與購買商品的生活元素結合教學,就顯得不太恰當,但是如果選擇教室里的飲水情況代替,就顯得更合理,這樣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更容易結合自己身邊的生活元素,能夠積極學習這些數學知識。
六、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生活化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現實生活帶到課堂上來,有助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變能力的提高,也為學生本身的長遠發展有推動作用,培養學生早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只要我們能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征和認識事物的規律性,從學生的現實生活著手,架構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梁,必定會增加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會增強,進而達到新課改對于數學生活教學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淺議[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6(07)80-81.
[2]劉慶豐.試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匡正[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6(28)116-116.
[3]喬虹.新課程視野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探略[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6(07)59-60.
[4]張厚榮.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4(22)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