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摘 要】思想政治課是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導渠道,對初中學生來講,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行為規范的重要途徑之一。提升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客觀要求。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 德育功能 初中
實行素質教育,首先應把德育放在首位,中學思想品德中的教材、課堂教學能起到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載體”作用。因此,如何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這是廣大政治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探討的一個重大課題。下面我想就如何提升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談談自己粗淺的幾點體會:
一、思想品德教師首先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作為政治教師不能滿足于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的需要。要勇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要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要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在言論上,要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對社會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學生中大發言論,誤導學生。在舉止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教師要熱心善事,讓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在校園里、在學生中傳揚。
二、認真專研大綱、探索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一,認真開展教學活動,寓思想教育于知識教育之中。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特點,把教學的立足點放在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政治素質和行為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內容的思想性,注意尋找知識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行為教育的結合點,寓思想教育于知識教育之中,努力使傳授理論知識的過程和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思想覺悟的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
第二,努力探索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吸引力和說服力。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必須努力探索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吸引力和說服力,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吸引力,是上好思想品德課的前提條件。沒有吸引力,就沒有生命力。在教學中,要努力改變一般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教學方法,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根據教育對象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針對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特別是“熱點”、“難點”問題,聯系實際展開教學。如當前存在“經商熱”、“出國熱”和“超前消費”等現象。在教學中,要講清講透原理,也要敢于觸及現象,善于用疏導的方法,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認識問題,使理論知識更具體、更深刻、更生動,從而更具有吸引力。提高說服力,就是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用舉例分析歸納的方法,使學生弄通理論知識,增強思想品德課的信度。如學習十九大報告、國內國際的最新建設成就和時事等,材料要“精”,對所掌握的材料要“去粗求精”,盡可能做到完整、典型、精確。內容充實,并非材料越多越好,而是材料要充分有力,要恰如其分地說明問題。材料要“實”,就是要言之有物,要有實際的東西,要用學生熟悉的實際經驗、實際感受的內容來舉例,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內容的起真實感和親切感,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說服力。
第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參與意識。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大量的實際問題,單靠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解決,而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解決思想認識問題,而且還能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學生的自我教育形式很多,它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具體教學中,我們不妨圍繞學生的思路轉,當“導演”,而不當“演員”。可以結合國內重大時事和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如主題班會、課堂辯論、小品表演、演講比賽等形式,幫助學生走向講臺,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結合初三《社會發展常識和中國國情、國策》的教學,供學生調查的內容就很廣泛,如,國有企業改革、市場經濟、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口和環境等等。通過社會調查,學生獲得大量豐富的社會實際知識,能夠加深對所學理論的理解。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獨立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調查還能解決許多平時在課堂上不易解決的思想認識問題,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覺悟。
三、思想品德課還需要教師進行合作教育
合作教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以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合作技能、合作道德為內容的教育。合作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合作中進行的。從含義上來說,“合作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個人或群體基于某種共同的利益目的,彼此經過協調而形成的相互幫助、相互依存、相互提攜和團結共進的聯合行為。”思想品德課進行合作教育,就是要對學生進行這種“聯合行為”的教育,這種教育有益于德育內容的完善,益于德育功能的強化,有益于德育對象的發展。從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素質來說,主要來自于對他們的合作教育。從一定意義上說,合作教育比競爭教育更重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文化新人,是學校德育即思想品德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務。思想品德課教師要樹立“大德育”的觀念,在政治課教學中,不能孤立地抓教學工作,而要著眼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質。從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的全局出發來研究和思考問題,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因此,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重新構建各種教育途徑和教育因素相互配合、協調一致、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教學機制。形成一個知行統一而不是脫離實際的,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而不是單純灌輸的,合作、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有利于實現德育素質教育的教育教學新格局。
總之,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初中政治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加強德育教育,不斷提高政治教學的質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