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仕昊
【摘 要】要想培養出大批高素質、全能型的建設人才,我們就要對情感教育給予足夠重視,并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運用不同的引導手段,立足于新課標,服務于全體學生,時刻關注學生的發展情況,促進情感與美育教育的有機結合。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正確的運用情感教育,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活躍學生的抽象思維,使學生熟練掌握多種繪畫技巧,順利走上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展之路。融合情感元素,組織教學活動,這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有力保障,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更是促進教育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高中美術 情感教育 運用探究 分析 建議
一名優秀的高中美術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全局意識和長遠眼光,善于遵循學生的自然成長規律,組織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運用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把控教學過程,注重情感感染,學生切實感知到學習的最大樂趣,才能逐漸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在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中獲取到不一樣的情感體驗,明確未來的奮斗目標,取得美術課改成效的事半功倍。筆者憑借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對高中美術課堂的情感教學工作發表幾點新的看法,希望為其他教師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議,從而進一步促進高中教育事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筆者認為,開展美術的情感教育需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挖掘情感因素,塑造完美人格
1.鍛煉遷移能力
應試教育觀念的存在,極大的束縛著教師教學思路的多元化轉變,單一固化的教學模式,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很難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也在無形中增加了情感教育理念的落實難度。針對這一問題,美術教師就要重新確立教學目標,深度整合現有資源,在教學中注重師生的情感互動與交流,通過正向引導讓學生有機會、有意識的主動投身于作品之中,描繪真實情景,挖掘情感因素,強化學生的遷移能力。學生深刻體會作者的情感經歷,主動融入作者的內心世界,善于從不同角度鑒賞作品,塑造一個完美人格,如此一來,才能真正體現出美術課堂的情感教育價值。
2.創設有效情境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場合下產生的。教材中的內容有些可能是學生缺乏感受和切身體會的。所以,教學中要根據需要,為學生盡可能地創設情境,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受[1]。在鑒賞董希文的《開國大典》時,給學生播放1949年開國大典時的視頻,對比美術作品,感受當時的情景。再播放60周年國慶慶典,讓學生再次體會祖國的強盛和人民的偉大。引入愛國主義教育,情感得到升華。
二、拓展課外實踐,實施情感引導
美術具有很強的藝術性,高中美術自然如此。高中美術課程的開設并不是為了讓學生能在這簡短的課程中學到多么高超的繪畫技能,而是讓學生通過對課程的學習,能夠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創作來源于生活,想要在課堂上去發現美、欣賞美和創作美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多開展課外實踐,讓學生體驗生活,在生活中獲得靈感,從而受到情感教育。例如,在課外活動或者是周末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校申請,組織學生到當地美術館、博物館、民俗藝術館、旅游景點等地方,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切身體驗生活并獲得情感教育。像民俗藝術館中的一些中國傳統藝術,如剪紙等藝術作品蘊含著勞動群眾的汗水和智慧,學生在欣賞這些藝術作品時,就會聯想到勞動群眾是怎樣將實用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利于學生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
三、利用情景教學,激發情緒體驗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場合下產生,因此,在高中美術教育中通過真實、生動的情景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實現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目的。教師要充分運用好與學生最接近的校園生活,并由此拓展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在校園生活中,大型的校慶活動宣傳欄、各種晚會等,都可以作為教師教學情景,從中挖掘出情感教育的題材。作為美術教師,要具有一雙發現生活中的“教材”的眼睛,善于引導學生關注國事、天下事,抓住具有正面教育意義的內容,喚起學生的情感,在美術教學中由此滲透情感教育。例如,莫言于2012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引起了舉世關注,諾貝爾委員會給其的頒獎詞為:莫言“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面對這樣一件具有強烈轟動效應的事件,可以動員學生為莫言獲獎創作一幅海報,為莫言某一部作品畫一幅插圖,這樣的教學形式將美術教育和情感教育很好地聯系到一起,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也可以充分運用祖國的傳統節日,讓學生參與美術實踐活動,在提升美術綜合能力的同時,獲得情感教育。
四、借助情感教育,提高素養水平
1.讓學生學會鑒賞美
美術鑒賞能力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美術素養[3]。在高中美術教學中,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快速地融入作品,讓學生從名家的美術作品中,在表現手法、表達技巧及藝術情感等方面受到啟發,從而提升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水平。
2.讓學生學會表達美
學生通過情感教育,能夠更加專注地投入美術學習,就會產生模仿美術作品的愿望,學會從名家美術作品中借鑒、學習,博采眾長,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美術表現水平的目的。
3.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我們知道,音樂是最能夠表達情感的藝術。在藝術的國度里,美術與音樂一樣,都是藝苑里的一朵奇葩。它們在情感表達方面,具有很多相通之處。當有些情感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時就可以借助音樂的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在高中美術課堂中,可以將音樂引入進來,讓學生邊欣賞美術作品,邊聆聽美妙的音樂。比如,在引導學生欣賞《麥田上的烏鴉》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巴赫的大提琴組曲片段。學生通過傾聽大提琴的低吟,就能夠更加感受到美術作品所表達的悲涼、絕望之情。學生通過借助音樂欣賞,能夠很快就感受到凡高“黑色的”繪畫心情。
總而言之,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情感的產生是教師對工作、對學生的自然感情體現,因此作為美術教師首先應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確立終身為教育事業獻身的人生觀,由此才能產生工作的動力和情感,才能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產生真誠的愛護和關心。
參考文獻
[1]李吉.淺談如何有效提高學生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學習積極性[J].亞太教育,2016(05)130-131.
[2]王雨晴.互動-探究式教學方法在美術賞析課程中的應用[J].文史博覽,2016(03)21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