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翠英
小學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逐漸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習慣。在本文中,筆者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就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提出了幾點自己的看法。
習慣看似小事實則大事,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人事業的成敗,成績的大小,身體的好壞,生命的長短。了解一個人的習慣,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到了這個人的現在和未來??梢?,習慣對于一個人是何等的重要。小學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逐漸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將會成為他們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因此,在平時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我特別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下面我就談談自己是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的習慣的幾點做法。
1 培養良好的習慣要懂得:慢啟動
好的習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好習慣,千萬不可操之過急,一定要慢慢來。每次接到一個新的班,學生的習慣真的是千差萬別的,好學生只能占到全班的五分之一,絕大多數的學生學習習慣總是存在欠缺,不夠令人滿意。首先,在剛開學的兩周內,我時刻關注并提醒學生注意正確的坐姿和寫字的姿勢,還有怎樣看書,以及強調正確的作業格式等。其次,在布置作業時,剛開始作業的題量很少,要求的質量卻很高,要求學生必須做到既細心又準確。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評語也非常工整,這種工整的評語能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也特別注重作業的評價,盡量采用激勵機制,激發學生認真書寫的積極性。最后,我會定期在班上舉行作業展評,讓他們通過作業展評活動,欣賞優秀作業,看到別人的優點,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榜樣為目標,努力完善自己。慢慢地,學生便會養成認真細心做作業的習慣。
2 培養良好的習慣要注重:狠糾偏
小學生最大的一個弱點就是當別人發表意見時,不懂得如何認真傾聽。有的學生一心想表現自己,邊舉手邊不停地喊“我來、我來”,有的隨心所欲地翻書,還有的學生教師在講課他卻在下面做著各種小動作,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課堂的學習效率將大打折扣,而且會滋長某些不良習慣的蔓延。教師要有意識地提醒與幫助,使學生逐漸養成認真傾聽教師和同學發言的好習慣。還有其他各種不良習慣一旦發現教師就要狠下心來,愛在心頭,嚴在臉上,必須糾正,絕不姑息,力爭把各種不良習慣扼殺在萌芽狀態。
3 培養良好的習慣要遵循:漸加速
學生最基本的習慣養成以后,便可以逐步開始培養學生其他更高層次的習慣了。
3.1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學生進取心的支柱,是獨立解決一切問題的心理基礎。自信心對孩子健康成長和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與保護孩子的自尊,盡量堅持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平時多創設培養孩子自信心的環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自信”起來。只要孩子做對了一道題時,教師就要及時地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你真的太棒了!”。特別對于學困生,學困生的成因很多,有智力發展的先天不足,有家庭關愛的營養不良,有學校教育的知識斷層。作為教師,有必要對學生調查研究,摸清情況,利用學習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等知識為依托進行針對性的個案研究,并找出能切實有效地改善學生學習行為的辦法來。這樣的個案研究,既是對學生的終生發展負責,也能很好地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一旦幫助學困生建立了自信心,教學效率就會大大地提高。
3.2引導學生逐步形成自我改錯的習慣。
當學生在作業中,出現審題、計算、分析、判斷等方面錯誤時,我會在錯誤的地方作記號,寫上“運算順序對嗎?” “想清計算公式”或“請仔細再算一次結果”等評語,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改正。這樣就會減少學生的消極情緒,也不會打擊他的信心,同時,引起學生對錯誤的重視,明確錯誤的原因,能有的放矢地改正,而且印象深刻。
3.3著力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問題和主動質疑的習慣。
在課堂上,教師盡量先讓學生自己動腦筋思考,或以小組的形式合作討論,然后交流時讓每一位同學都說說自己對同一習題的不同解法,要求學生用普通話大聲表達自己的想法,語言表達要完整,讓別人能聽明白。允許學生保留有不同的意見。并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相互交流、補充、評價。另外,學生學習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疑點或難點,而這些疑點和難點往往就是我們教學中的關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十分注意教學信息的反饋,注意發現和把握學生中出現的疑點和難點。并及時鼓勵學生主動質疑問題,組織引導學生討論解決這些疑難問題,對能主動質疑問題的學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揚,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充分地調動他們質疑問題的積極性,引發他們解決疑難問題的創造性,這樣以來不僅培養了學生嚴謹的求學態度,更加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 4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良好習慣。
新課標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也就是說在教學中結合實際給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在數學中培養孩子能力不能靠老師填鴨式的灌輸方式,這樣會使很多孩子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更多的給予孩子動手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自主探索獲得新知。學生正是有了這樣的動手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才有了更深的理解。
4 培養良好的習慣要做到:恒堅持。
良好習慣的養成,一定要常抓不懈。習慣是經過重復或練習而形成的自動化了的行為動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須有一個過程,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不斷強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滲透。久而久之,學生的習慣就自然形成了。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南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