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鴻 朱建建 王海波
本研究將使用后評價(POE)方法引入教學過程中,在進行各類綠地的規劃設計之初讓學生評價已建成的園林綠地,通過自身的感受和體驗,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總結各建成綠地設計中的優點與缺陷,并對相關不合理之處進行景觀提升改造。通過改革教學模式和考核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際業務水平。
1使用后評價(POE)方法釋義
使用后評價(post-occupancy evaluation,縮寫為POE)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對經過設計并正被使用的設施進行系統評價的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方法將觀察、記錄、問卷調查、訪談等方法相結合,然后對于所得到的信息和數據進行整理,最后得到使用狀況評價分析報告,是研究戶外空間的一種極為重要的方法。使用后評價的重點在于使用者及其需求,通過深入分析以往設計決策的影響及設施的運作情況來為將來的設計提供堅實的基礎。國外使用后評價的研究開展較早,主要集中于學校、醫院、政府機構等各類公共建筑以及城市開放空間。目前國內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具體某一校園環境空間、城市廣場、城市公園、居住區小區公共空間使用狀況的評價。
2將使用后評價引入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教學的必要性
園林專業在我國高職院校開設僅有十幾年的時間,關于《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在2010年之后出現較多,諸多研究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及改革方向,豐富了教學理論,指導了教學實踐。但是,將使用者的感受作為教學的重要部分引入課堂的不多。
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學生的設計設計作品天馬行空,不從實際出發,不考慮使用者的感受。本研究旨在把使用后評價(POE)方法引入課堂教學中,遵循綠地設計中以人為本的原則,讓學生以使用者的身份先對建成綠地進行自我評價、問卷調查等,然后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考慮該類綠地的設計方法。扭轉學生在設計過程中不考慮實際情況,不考慮使用者的感受,天馬行空、不切合實際的現狀。
3 研究內容
3.1《園林規設計》課程教學引入使用后評價(POE)方法的策略
如上所述,使用后評價一般都是作為研究戶外活動的一種手段,評價的主要內容是關注使用者的感受。而我們進行園林綠地的設計的出發點也是以人為本,為了使用者服務,要考慮使用者的感受。以此為切入點,將使用后評價引入綠地設計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再設計之前以使用者的身份先對建成綠地進行自我評價、問卷調查等,然后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在學習之綠地規劃設計初就牢牢樹立以人為本、為使用者服務的觀念,并將這種設計理念貫穿他們設計生涯的始終。
3.2《園林規設計》課程引入使用后評價(POE)方法后的教學改革
教學模式上,改革了之前“講授-作業-點評”的教學模式,將“體驗-調查-總結-提升”的模式引入教學過程中。選取典型建成園林綠地作為對象,把各典型園林綠地的分析、診斷、景觀提升設計作為工作任務,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其他一般性綠地設計提供借鑒與指導,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積極性。
以居住區設計為例,在居住區綠地設計之前,安排學生到已建成的居住區綠地體驗感受、調查走訪使用者的評價,然后老師回到課堂引導學生總結調查的結果對已建成的綠地進行評價,總結出居住區綠地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原則,通過改造設計調查綠地,加深對居住區綠地設計的理解,提升居住區綠地設計的能力,為之后的居住區綠地設計任務服務。
3.3引入使用后評價(POE)方法后課程的考核改革
引入使用后評價(POE)方法之前的課程考核主要是“綠地設計作業+期末成績”的考核模式,引入使用后評價(POE)方法之后考核內為“綠地調查報告+改造提升設計+綠地設計作業+期末考試”,促進學生思考的同時在考核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提升。
4引入使用后評價(POE)方法后課程教學取得的成果
4.1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之前明顯提高
之前講完理論布置作業,設計之初學生摸不著頭腦,有老虎吞天無處下口的感覺,久而久之挫傷了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模式改革之后,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調查、總結、提升,對該類綠地的設計有了一定的理解,做作業的時候能結合實際、有的放矢,學習自信心有了,積極性也就高了。
4.2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明顯提高
把使用后評價(POE)方法引入課堂教學,督促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養成了見到綠地就不自覺的用自己的知識去評判、思考問題,長期下去就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3考核方式更加科學合理
改革之后的考核方式,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全面考核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較之前的考核要全面,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習積極性。
5結束語
本研究將使用后評價(POE)方法引園林規劃設計入課堂教學,通過“體驗-調查-總結-提升”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感知綠地、認識綠地,從而才能牢記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設計出符合需求的綠地。當然,本研究還在進行中,有不合理之處敬請讀者告知!
(作者單位:山東水利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