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燈勝
【摘 要】短跑,作為最簡單、最常見的體育運動為大家所熟知。它是田徑運動的基礎項目。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短跑訓練課程的良好實施,不僅為其他體育訓練奠定了基礎,也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體質,考驗了學生對極限速度的承受能力。本文針對初中階段的短跑訓練,從學生的特征,短跑的技能,訓練的方法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初中體育 短跑 教師 學生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考試制度也逐步發(fā)生了變化。學校對學生的選拔,不再只以文化課成績?yōu)闃藴剩簟Ⅲw、美等所謂的小學科,逐漸顯示出在考試選拔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體育課程,無論從上課內容還是考試形式上看,都由原來的流于形式轉變?yōu)樽⒅刭|量。在國家的大力倡導下,全民都掀起了關注健康,關注運動的浪潮。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已經在行動中。因此,短跑作為體育學科的基礎課程,已是學校體育教育必備的教學內容。初中生正值青春期,身心都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因此,對初中生的短跑訓練,必須抓住此時學生的特征,科學的開展。
一、初中生的身心特征
1.初中生的身體特征
初中階段的學生,較之小學時期在身體的外形上開始發(fā)生了很大改變。身高、體重、寬度、圍度等生理指標都發(fā)生了明顯的增長。四肢開始粗壯,力量增強。第二性征開始形成。內臟機能趨向成熟并不斷增強,腦重量與成人已經相差無幾。這一時期,是人類的第二生長高峰。
2.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隨著生理上的不斷成熟,初中學生的心理也逐漸成熟。
第一,他們認知能力增強,對事物的認知逐漸更具邏輯性和深刻性,越來越喜歡獨立思考,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
第二,情感豐富,情感體驗逐漸深刻,但又有些小敏感。
第三,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逐漸增強。在果斷性上有顯著的發(fā)展。
由此可見,初中階段的學生無論生理還是心理上都開始了快速的成長,他們在迅速而又穩(wěn)步地邁向成人階段。
二、短跑運動的基本概念和技術要領
1.短跑運動的基本概念
短跑,顧名思義就是短途跑步。它由起跑、加速跑、中途跑和沖刺跑四個階段組成。
2.短跑的技術要領
短跑運動的簡單在于運動者不需要借助任何器械就可以完成這一項目。但這并不意味著短跑運動毫無技術可言。相反,短跑運動對動作技術有著很高的要求。想要取得優(yōu)異的短跑成績,必須要有規(guī)范的跑步動作。
第一,起跑階段。這一階段是準備階段。裁判的標志性語言是“各就位”和“準備”。這一階段的基本動作是:兩腳分別踩踏起跑器兩個踏板,然后下蹲。同時后腿膝關節(jié)著地,身體前傾,重心前移,將兩手放在起跑線上,距離略比肩寬,四肢并攏,拇指張開支撐地面,虎口朝前方,肘關節(jié)伸直,讓肩處于起跑線的上方,超過起跑線10至15厘米,頸背自然放松,臀部抬起稍高于肩,這時身體的重量基本集中在手和前腿,頭和軀干成一條直線。眼睛自然看向下方。在蹬離起跑器的瞬間,踝關節(jié)要充分瞪伸,大腿積極高抬前擺。大腿與軀干,與拍動腿的小腿都成直角。然后勾腳尖,前臂向前上擺,軀干前傾,從頭到腳保持一條直線,雙眼注視前下方。
第二,加速跑階段。這時運動者已離開起跑器,任務是充分利用向前的沖力,在較短距離內盡快的獲得高速度。當后腿蹬離起跑器并結束前擺后,便積極下壓著地。第一步的著地應盡量靠近身體重心投影點,腳著地后迅速轉入后蹬。前腿在蹬離起跑器后,也迅速屈膝向前擺動。起跑后的最初幾步,兩腳沿著兩條相距不寬的直線前進,隨著跑速的加快,兩腳著地點,就逐漸合攏到假定的一直線兩側。加速跑的距離,一般額為25至30米。
第三,中途跑階段。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在這一階段保持速度,為沖刺做準備。
第四,沖刺跑階段。在高速沖過終點線時,身體前傾,將胸壓向終點線。同時兩臂后伸以保持身體平衡。
由此可見,短跑是一項集力量和速度于一體的運動。步頻、步幅、爆發(fā)力以及身體肌肉、關節(jié)的柔韌性和協(xié)調性都是與短跑成績相關的因素。協(xié)調好這些因素,對取得好的短跑成績非常重要。
三、短跑的訓練方法
中學生處于身心逐步成熟的重要階段,加強體育鍛煉對他們的成長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短跑運動,無論從運動方式還是動作要領上都是非常適合他們的運動項目。所以,體育教師要抓住他們這一時期的成長特征,加強對他們的短跑鍛煉。
1.制定科學的訓練方案
短跑訓練和其他學科一樣,有著自己的規(guī)律。作為一門學科,它同樣有自己在知識上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必要的整體教學過程。所以,教師必須把它作為一門正式的學科來教學,不能具有隨意性。要根據(jù)這一運動的學科特點、技能特點、學生特點來制定完備科學的教學方案。針對不同身體素質和不同體育基礎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要求。不能讓個別身體素質不高的學生在這一學科上有畏難情緒而選擇逃避。短跑運動既是一項學科技能,又是伴隨人一生的運動方式。教師要為他們以后的強身健體奠定良好的基礎。
2.注重對動作要領的規(guī)范訓練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短跑運動在動作要領上有很多細節(jié)的地方需要注重。它是一項不需要任何體育器械的運動,完全靠身體素質和技術動作來完成運動過程。所以,加強對技術動作的訓練是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重點。首先,教師要對動作要領有著準確的講解和示范。不能欠缺理論上的科學闡述,因為理論上的闡述是行動的指導。只有描述準確,概念清晰,學生才會在具體的實踐中貫徹到位。同時,教師的動作示范也很重要,這是學生最直觀的學習方式。初中生的模仿能力已不僅僅是小學階段的簡單仿照。在這一階段,他們的模仿已有了思考的成分。教師的動作示范會促使他們在動作的標準程度上有一個最初的印象和衡量。所以,規(guī)范的動作示范,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
3.注重多樣教學方法
這一點,和其它學科具有共同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對教學效果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體育課是學生最喜歡的課程之一,因為它可以使學生身心都得到放松,從而獲得愉悅的感覺。為了保持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致,教師可以在比較枯燥的環(huán)節(jié)借助多種教學方法。
第一,對于理論的教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帶來的視聽沖擊淡化理論內容的枯燥。理論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它為運動的具體實施奠定了基礎,是不可逾越的環(huán)節(jié)。在這一過程中加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很好的保持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第二,借助體育器械加強訓練效果。在短跑訓練的不同階段,訓練的動作和重點都不一樣。而學生的領悟力和體質有不盡相同。所以,在不同訓練階段可以借助有效的器械來輔助教學。如在途中跑的過程中,擺臂是很重要的動作要領。規(guī)范的擺臂動作可以讓后蹬的力量保持最大的狀態(tài)。為了提高擺臂的規(guī)范性和力量性,教師可以借助啞鈴來幫助學生訓練;最后的沖刺跑階段需要不斷的提升速度,而速度的提升需要蹬地、抬腿、擺臂等動作的連貫與自然,那么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借助跳繩等方式來完成對學生的訓練。借助體育器械,可以讓單調的訓練內容更加豐富。
第三,與游戲和競賽結合增加訓練的趣味性。體育課通常是在開放的空間進行授課,這使得授課的內容增加了開放性。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上課內容和環(huán)境而機動的決定教學環(huán)節(jié)。當掌握了短跑的理論知識和動作要領后,教師可以以游戲和競賽的方式加強對短跑的鞏固。如接力賽這種集游戲和比賽于一體的方式就很適合短跑訓練。
4.加強對短跑技能的訓練
首先,要注重對學生短跑速度的訓練。這一時期的學生活潑好動,身體靈活這對于短跑速度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車輪后蹬腿、小步跑等項目來提高學生的短跑速度。還可以借助接力跑、加速跑、反復跑來促進速度的提升。
其次,注重對起跑和沖刺的訓練。起跑是短跑的開始,沖刺是短跑的結束,規(guī)范的起跑有助于提升整個過程的綜合速度。而沖刺跑是對速度的最后提升。所以,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不能放松的。
總之,短跑的訓練要以科學的理論為依據(jù),正確的指導和嚴格的訓練為根本,做好了這些,一定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教師始終以課程改革的理念作為指導,在教學的過程中集中心力,一定會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可觀的教學實效。短跑運動有助于人們強身健體,對初中生的身心發(fā)育有很大促進作用。教師再輔以有趣的教學手段,使短跑教學更加充滿趣味性,一定會更加贏得學生的喜愛。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永亮.初中生短跑教學與訓練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9):335-335.
[2]金偉.全面了解學情,科學設計活動 ——淺談初中生短跑能力訓練策略[J].新課程·中旬,2017(6):134.
[3]李凌斌.對提高初中200米短跑成績教學方法的探究[J].新課程·下旬,2015(4):41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