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
【摘 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發現數學問題、分析數學問題并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在進行數學運算、數學習題解答的過程中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良好學習習慣、書寫習慣,從而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進步,那么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死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就導致學生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阻礙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那么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現狀,從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出發,合理制定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方法,以更好的發揮學生的解題能力進行數學問題的解答,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下文就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現狀和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 解決問題 教學現狀 策略
由于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不能熟練的應用各種數學知識進行合理的問題解答,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不能完全理解數學知識,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解題效率,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豐富數學解題教學方法,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學習,從而在提升學生解題興趣的同時,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應用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進步,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
一、當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狀況
1.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
受到應試教育制度和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解決問題教學的過程中,僅僅讓學生對數學習題進行直接思考,之后直接公布數學答案,并為學生講解解題思路,嚴重影響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盲目的追趕課堂效率,卻忽略了學生對數學解題方法的掌握,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不僅如此,這種傳統的授課方式還會導致學生學習模式化記憶,對課本的記憶多停留在固定的公式上,不能有效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教師教學形式單一
單一的解決問題教學形式,會嚴重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枯燥的進行公式的記憶并進行習題的解答,學生若是記憶不住數學公式和概念,則嚴重影響學生所答習題的正確率,導致學生對學習數學越來越不積極,思考越來越緩慢,使得教學不能有效進行。
二、如何解決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重點對學生進行解決問題方法教學
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掌握好的教學方法,要采取更多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來深化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實踐。從實際教學情況中我們看到,不少教師在課堂上都會忽略教學方法的選擇,覺得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就是讓大家多做題,從習題習練中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自然能夠得到提升。這種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小學生還不具備十分完善的知識體系,自身的認知能力也十分有限。他們還不懂得如何從大量的習練中進行有效知識的梳理與歸納,進而提煉出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因此,往往經過大量的練習題后,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還是得不到提升,同樣的問題還是會再出錯。教師要意識到這一點,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要指導大家更好地從習練中進行歸納與梳理,進而掌握一些好的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與技能。以下述習題的教學為例:小華和小明都買了一本100頁的故事書,小華每天看這本書的1/10,小明每天看20頁。問誰先看完這本故事書?不少學生讀完題目就會直覺地推斷是小明先看完這本故事書。教師應該允許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憑借直覺去解決問題。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創造性地進行思考,并且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教師要經常性地提問: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即使學生想出的方法不一定正確,教師也不要急于否定,而要耐心地啟發和引導,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方法,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方法的教學,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2.合理創設數學問題教學情境,提升學生解題興趣
新課改背景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理念,應重視對問題情境的創設,這樣才能更符合當前小學生年齡、實際生活等各個方面,容易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從而提高數學學習成績。對于問題情境的創設,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設定:第一,對于小學數學問題的設定,其設定的問題必須是小學生常見的,才能將所學數學知識進行合理有效地應用,例如:買菜問題、行程問題等構建情境,比如兩輛車從相距1000米的兩地同時出發,甲車的速度為8000米每小時,乙車速度為6000米每小時,試問:多久后兩車相遇?創建具體的數學教學情境,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解題興趣。第二,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教師應合理掌握好時間,不能讓學生針對某個問題長時間討論。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解答問題、思考問題,不要把精力應用到其他地方。第三,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以更好的指導學生進行問題的解答。
3.數學教學生活化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所以想要進行有效的解決問題教學,教師就需要將數學問題生活化,從而加強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嚴格重視對學生的實際活動,并將所學數學知識合理有效地應用到實踐生活當中。例題:有一堆含有80個的蘋果籃,當吃掉2/5的蘋果時,籃子中還剩多少蘋果?一般來講其算法列式為:80-80×2/5=。采取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例子,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解題興趣,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豐富數學教學手段,合理創設數學教學情境,并將數學教學生活化,還需要合理教授學生解題方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數學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顏平.滲透的是策略 孕育的是思想: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思考[J].小學教學研究,2015(20).
[2]梁芳.談如何開展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4(18).
[3]黃春霞.聚焦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四大爭論”[J].小學教學參考. 2013(Z2).
[4]丁國忠.數學應用:對應用題的超越――對小學數學教材中“數學應用”編寫的幾點思考[J]. 課程.教材.教法.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