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躍華
【摘 要】在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問題得到顯著改善。生活化教學就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教學方式,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把化學知識與日常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運用化學原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知識,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本文主要針對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應用進行了探究,以供廣大同仁借鑒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 生活化教學 實踐應用
高中化學是高中教育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其中很多化學知識都非常的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再加上教師運用落后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率低。實際上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非常密切,化學來源于生活,如果引導學生在生活之中探索化學知識,分析化學現象,將會有效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使其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生活化教學也是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高中化學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研究,更好的應該生活化教學,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生活化課堂導入,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對生活中的許多事物并沒有充分的認識,因此往往對一些生活現象充滿好奇,同時高中化學中的大部分知識,可以用來解釋學生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從更深層次認識化學現象。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應當對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加以運用,帶領他們高效地學習。例如在教學“鹽類的水解”內容時,我們會學到CaCO3與 HCl 或是醋酸之間的反應方程式,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讓學生對這種鹽類的水解掌握更牢固,教師可以帶來一個內壁有著較厚水垢的燒水壺,問學生“你們家中的燒水壺,是否有這類現象?”,在得到學生的肯定回答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在不損壞燒水壺的基礎上,去除這些水垢呢?”有部分學生回答不知道,有學生回答用專業除水垢的東西等。此時教師拿出一瓶醋倒入水壺中,靜置一段時間,學生驚訝地發現,除了有酸味之外,水垢居然沒有了,這一方法方便又簡單。在此案例中,教師通過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學生常見的生活問題,誘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動后續教學的更好開展。
二、對日常生產中蘊含的化學善加運用
在日常生產中,有許多容易忽視的現象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同時,隨著信息全球化的發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多樣,信息內容也包羅萬象,其中難免有學生不懂也未注意到的內容,教師可以引入這些內容,讓學生認識其中的原理,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在教學金屬材料“鋁”時,對于“鋁的易氧化性”等性質,就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見的鋁鍋這一物品進行說明。首先,讓學生回家查看自己家里的鋁鍋使用說明書,上網搜尋或者詢問父母用鋁鍋的注意事項。之后在課堂上請學生講述注意事項及分析其原因,其中包括鋁鍋不能用鋼絲球擦,不能用于盛醋等。學生通過之前所學的鐵、銅等相關知識,已經對氧化和酸堿反應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樣學生可以認識到鋁和醋酸會發生化學反應,但是對其氧化反應不太理解。在此情況之下,教師就可以講述其原因及其中的化學方程式,這樣學生不但明白了化學知識,也有助于并養成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
三、挖掘利用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提高學習積極性
高中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高中化學教材中,編者編入了許多生活元素,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化。教師需要認識到這一學科的特點,從而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知識,并且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豐富化學內涵,優化課堂教學。例如有機化學“乙醇”知識教學中,教材中以白酒為例展開描述,教師就可以向學生詢問:“葡萄酒、白酒、啤酒三者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呢? ”學生很快便能回答出:“葡萄酒是由葡萄發酵而成的,白酒是由谷物發酵而成,而啤酒是由啤酒花制成”,但是面對三者的共同點時卻不知道,此時進一步引導學生:“他們的共同點在于都是酒,那么是通過什么命定他們為酒呢?”此時可以引入乙醇的概念解釋酒的定義,學生恍然大悟,并積極參與課堂當中。在此教學過程當中,學生了解了一項平日里忽視的生活常識,且這一生活化知識是從教材中引出,學生對教材內容更感興趣,提高了化學學習的積極性。
四、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實踐應用能力
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很多知識都是來源于實際生活,同時也能夠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化學問題,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小竅門。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將化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到一起,讓他們感受到學習化學的意義,這樣的感受也更為直觀和深刻。比如白熾燈的燈絲是金屬鎢,由于金屬W的熔點極高,化學性質穩定;在密閉的空間內生活取暖會產生一氧化碳,如果過度吸入這種氣體就會與人體血紅蛋白結合而產生中毒;為了防止食物受潮,一般可在食品中加入一小包生石灰。為了防止食品被氧化,可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抗氧化劑。還原鐵粉既可以吸收水,又可以吸收氧氣,常用于食品保鮮;蛋白質有變性反應,比如用福爾馬林制作生物標本、農業上用硫酸銅生石灰制成波爾多液來防止病蟲害、誤服重金屬離子可以立即喝大量的豆漿等。這些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化學知識,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深刻滲透,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就在身邊,這樣他們才會產生學習興趣,促進高效化學課堂的構建,進而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五、結語
總之,化學知識源于生活,在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要注重開展生活化教學,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現象,思考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在生活中不斷的鞏固所學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會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常玲.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踐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02):55-56.
[2]曲永紅.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05):80-81.
[3]胡蕾.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08):45.
[4]劉新云.基于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踐的分析[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1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