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媛媛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系統護理方式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本院治療的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150例)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150例)患者采用系統護理方式,對患者康復情況和復發情況進行分析,評價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8.00%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75.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經過系統護理干預均康復,在6個月的隨訪中無患者出現復發情況。結論: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系統護理,可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 慢性盆腔炎;系統護理;治療效果
慢性盆腔炎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對女性健康有直接影響,是因女性生殖器及周圍組織發生感染而導致的疾病。因慢性盆腔炎容易反復發作病程較長,臨床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極大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1]。為了在治療的同時加強慢性盆腔炎臨床護理工作,本研究對慢性盆腔炎患者施行系統護理方式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進行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為在本院治療的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患者臨床表現為反復慢性下腹疼痛、腰骶疼痛、盆腔深部疼痛,所有患者進行婦科檢查和超聲診斷結果顯示為慢性盆腔炎患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15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為21~46歲,其中未婚女性30例,已婚女性120例,生育史患者140例,其中藥物流產史患者20例,人工流產術和清宮術后患者89例,產后取環上環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0~47歲,其中未婚女性40例,已婚女性110例,生育史患者130例,其中藥物流產史患者30例,人工流產術和清宮術后患者92例,產后取環上環患者85例。兩組患者基本治療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系統護理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2.1 心理護理 在患者接受治療時對其進行勸解和關心,并消除患者在思想上的負擔,獲得患者及家屬充分信任,用親切的語言與患者進行交流,做好心理疏導護理工作[2]。向患者講解慢性盆腔炎的相關保健知識、病因及治療方法,對于反復發作病程較長的患者,應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并鼓勵其長期配合醫生治療,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面對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向患者講解各種治療作用、原理、副作用和相關注意事項。
1.2.2 健康教育 指導患者注意日常個人衛生,加強營養物質的攝入,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并注意勞逸結合,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服藥和治療。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心理、生理、文化程度等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知識普及。通過對患者宣講疾病的相關日常護理知識,幫助患者養成自我保健及護理習慣,從而起到盡快恢復健康、預防復發的作用[3]。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日常護理過程中,運用健康教育的方法為患者提供相關醫學知識,保證患者盡快擺脫疾病,恢復健康。護理人員應掌握足夠的臨床護理專業知識,將容易掌握的傳授給患者,讓患者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糾正以往不健康的行為。為了保證患者掌握疾病基礎治療方法、相關知識及護理方式,可讓患者了解護理過程,利用護理人員的自身影響力使健康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1.2.3 一般護理 為了防止各種感染,對患者會陰部進行清潔,每晚用清水清洗會陰部,保證專人專盆,不可用手清洗陰道內,也不能用肥皂水或熱水清洗外陰。患者應嚴格遵循醫囑,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患者應以半臥位或平臥位休息,使盆腔炎癥局限化,還利用盆腔將內分泌物的排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休息不宜勞累,防止慢性盆腔炎加重或反復。發熱的患者在退熱時會出汗,應注意患者保暖,并對汗液進行擦拭,保證身體干燥,在出汗后可建議患者更換衣物及時清洗。要求患者對自身白帶分泌物的量、顏色、氣味等進行觀察,發生白帶發黃或發臭情況說明患者病情加重,白帶顏色由黃色轉變為淺黃色或白色,分泌物的量也減少,氣味正常,說明患者病情好轉。在治療期間患者應避免便秘發生,如在排便中出現帶膿或里急后重,應立刻尋求醫生幫助。
1.2.4 飲食護理 建議患者飲食品種豐富,多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使用生冷、寒涼、辛辣、刺激食物,增加富含纖維的食物攝入,禁煙、禁酒、濃茶等刺激性飲品,可食用營養豐富清淡的食物。
1.2.5 出院指導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中最為常見的疾病,病程較長、復發率高,對患者生理和心理均造成嚴重影響,患者出院后對其進行出院指導及生活護理,特別是心情煩躁、憂郁的患者,應樹立良好的心態,鼓勵正確看待自身疾病。慢性盆腔炎的康復時間較長,容易反復發作,應積極配合治療,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疾病復發情況的發生,應建立患者良好生活習慣,讓家屬監督患者配合治療和服藥。讓患者將婦科檢查列為保健的重點,特別是宮頸方面疾病早期發生炎癥應盡早治療,對于盆腔炎患者徹底治療避免轉為慢性炎癥。在日常生活中應講究生殖衛生,經期不可同房,保持外陰清潔,防止感染的發生。應注意勞逸結合保證慢性盆腔炎不再復發,對于宮頸炎、陰道炎等疾病不能忽視應積極治療,避免其進一步發展。飲食應以清淡為主,注意適當體育鍛煉,保持心情愉快。
1.2.6 用藥指導 慢性盆腔炎患者需要服用10~14天的藥物進行治療,因治療周期較長,患者病情稍微有所改善就停止服藥,中斷治療過程,會造成病情反復[4]。對于此種情況,護理人員應耐心向患者講述堅持服藥防止病情反復的重要性,讓患者嚴格依據患者醫囑用藥,保證治療效果。如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護理人員應積極告知患者和家屬相關治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在減量或停藥后癥狀便可自行消失,減少患者和家屬的擔心消除顧慮。
1.2.7 隨訪工作 患者的相關信息應記錄在冊,并以電話回訪的方式進行隨訪,詢問患者康復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和不同階段提出有針對性的護理建議,保證患者及早康復。
1.3 臨床觀察
在護理后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采用院內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滿分為100分,得分在90~100分為滿意,得分在60~90分為基本滿意,得分低于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研究數據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28.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進行組間卡方檢驗,當P<0.05則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不同方式護理兩組患者,并記錄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觀察組患者滿意97例,基本滿意50例,不滿意3例,滿意度為98.00%;對照組患者滿意80例,基本滿意33例,不滿意37例,滿意度為75.33%,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50例患者經過系統護理干預所有患者均康復,在6個月的隨訪中無患者出現復發情況。
3 討論
女性的生殖系統解剖結構較復雜,可分為外生殖器和內生殖器,內生殖器主要包括輸卵管、子宮、卵巢及周圍附屬組織。子宮位于盆腔內,在膀胱之后,在直腸之前子宮兩側有兩根輸卵管,在輸卵管下方為卵巢。通常來說盆腔炎主要至輸卵管、子宮、卵巢及其周圍組織出現慢性炎性液體滲出、水腫、充血等表現,統稱為盆腔炎[5]。醫務工作者應做好慢性盆腔炎的科普宣講工作,使患者對醫療指導有正確的認識,減少疾病的發病率和復發率,同時減少盆腔炎的相關誘發因素,保證良好的衛生習慣,降低盆腔炎的發生,在治療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系統護理,讓患者形成良好衛生習慣,根據患者自身狀況開展有針對性的護理活動,可大大降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復發率,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涂萬麗.研究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障礙及系統化護理干預[J].心理醫生,2017,23(28):282-283.
[2] 張偉榮,江金菊,華群娣.系統化干預對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及其滿意度調查[J].中國醫藥科學,2016,06(17):96-98.
[3] 楊冬花.細節護理干預對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09):97-98.
[4] 楊萬霞.研究整體護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護理中臨床效果[J].今日健康,2016,15(07):34-35.
[5] 馮雄文,朱彩屏,吳碧青.全程護理干預應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07(12):3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