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莉

【摘 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產科護理新模式對促進自然分娩的影響作用。方法:研究數據選擇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臨床上進行分娩的孕產婦共計76例,隨機將其等份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將常規護理干預的方法施用于對照組,將優質護理干預的方法施用于觀察組。一段時間后,比較兩組研究對象護理之后的自然分娩率以及產程時長,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兩組產程進行比較,觀察組相比于對照組來說,每一個產程的時間都縮短,且差異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性(P<0.001)。在使用護理手段后,觀察組與對照組自然分娩率比較(78.95% vs 52.63%),兩組差異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性(χ2=5.846,P=0.016)。結論:在孕產婦待分娩過程中使用產科護理新模式即優質護理模式,可以提高新生兒自然分娩率。
【關鍵詞】 優質護理;自然分娩,護理效果
分娩是指孩子脫離母體成為獨立個體人的過程,主要有自然分娩和剖宮產[1]。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人由于擔心害怕自然分娩會產生的疼痛,選擇剖宮產來進行分娩。我們知道經陰道自然分娩是符合自然規律的,產婦可以恢復正常,同時新生兒可以很快地適應外界的環境,有助于新生兒的健康生長發育。因此本文作者想通過臨床研究分析產科護理新模式對促進自然分娩的影響作用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數據選擇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臨床上進行分娩的孕產婦共計76例,孕產婦及胎兒的狀態為都處于健康狀態,沒有其他臨床癥狀,隨機將其等份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孕產婦平均年齡為(30.78±3.24)歲,平均孕周為(39.44±1.21)周,對照組孕產婦平均年齡為(31.06±2.89)歲,平均孕周為(39.13±1.30)周。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孕周等一般基礎資料來說差異?。≒>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對象都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將常規護理干預的方法施用于對照組,主要是依據醫院內孕產婦常規護理流程,保證孕產婦生命安全,定期進行孕檢,保證孕產婦的飲食合理和能量補充充分。將優質護理干預的方法施用于觀察組,主要步驟如下:1)宣傳教育:加強孕產婦對于自然分娩的認識,正確對待自然分娩所引起的疼痛,同時了解自然分娩對于母體和嬰兒的好處,并且了解剖宮產可能會對母體和嬰兒產生的不良影響。爭取讓可以自然分娩的孕婦選擇自然分娩,避免出現因害怕疼痛而選擇剖宮產的情況的發生。2)完善護理教育:心理語言護理,護士在工作中應該微笑服務,本著以孕產婦為中心的宗旨,尊重孕產婦,經常與孕產婦溝通,學會傾聽孕產婦的想法,掌握更好的溝通方式,給孕產婦一個具有人情味的醫院環境。3)關注孕產婦飲食情況,合理安排食物,不同的孕產婦有不同的飲食政策。4)環境護理:為了營造干凈通透的環境,病房最低保證每日通風半個小時,管理人員定期進行消毒和檢查,完善環境管理制度。5)產程護理:告知產婦家屬任脈腧穴的準確位置,對產婦進行按摩處理,不同的產程產婦疼痛的部位不一致,按摩的穴位和手法也不一樣。小腹痛拇指按壓合谷穴及昆侖穴,腰背疼痛按壓次髎穴。按摩的過程中要關注產婦的身體狀態和疼痛程度,及時調整按摩的手法和力度。
1.3 觀察指標
一段時間后,比較兩組研究對象護理之后的自然分娩率以及產程時長,并進行統計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研究數據都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護理之后的自然分娩率為計數資料,通過率采用率和百分比記錄,采用χ2檢驗。產程時長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記錄,用t檢驗進行分析。當P<0.05時,表示所研究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研究分析得出,兩組產程進行比較,觀察組孕產婦相比于對照組孕產婦來說,每一個產程的時間都縮短了一定的幅度,且差異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性(P<0.001)。在使用護理手段后,觀察組與對照組自然分娩率比較(78.95% vs 52.63%),兩組差異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性(χ2=5.846,P=0.016)。具體研究結果見下表1。
3 討論
分娩是每一個生育的女性都要面臨的問題,但是目前很多產婦因為害怕自然分娩的疼痛,從心理上就畏懼自然分娩,加上隨著經濟的發展,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人花錢選擇剖宮產,甚至給大眾造成了剖宮產才是首要應該考慮的生產方式[2]。因此面對這種現象,我們必須加大宣傳教育,讓孕產婦明白自然分娩才是人類正常符合規律的生產方式,剖宮產主要是因為胎兒頭大難產或者一些原因才不得已選擇的方式[3]。同時要讓孕產婦了解剖宮產可能對母體和嬰兒產生的不良影響,再讓孕產婦自己權衡。并且需要在臨床上關注產科護理。盡量采取優質的產科護理手段,減少孕產婦自然分娩的疼痛感,提升自然分娩率。
產科的護理手段一直是臨床上關注的問題,護理手段也隨之人們的經濟水平和需求在不斷的完善和改進[4]。本研究結果也表明觀察組相比于對照組來說,每一個產程的時間都縮短,且差異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性(P<0.001),說明使用優質護理可以有效縮短產婦的產程,從而減少產婦痛苦的時間。在使用護理手段后,觀察組與對照組自然分娩率比較(78.95% vs 52.63%),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明顯提高。其中的原因可能是[5]:1)加強了生產知識的宣傳教育,讓孕產婦明白自然分娩對胎兒和對母體的好處,為了胎兒更好地生長發育,產婦會選擇自然分娩。2)優質護理的過程中,著重關注產婦的緊張心理,并且用按摩的手法進行產程護理,這些可以從心理上和生理上減輕孕產婦分娩所要遭受的疼痛。3)給產婦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也有利于產婦的心情舒適,讓產婦家屬全程陪同,給予產婦力量,從而促進腎上腺的分泌,降低產婦自然分娩的疼痛感[6]。
綜上所言,在孕產婦待分娩過程中使用產科護理新模式即優質護理模式,可以提高新生兒自然分娩率。
參考文獻
[1] 錢夏柳,詹澤森,覃惠鳳.以新產程標準為指導的產程處理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15):1845-1848.
[2] 李曉云,孟麗芳,李玉香.減少產程中不恰當的干預促進自然分娩探討[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20):3464-3465.
[3] 陳志美,吳小青,劉黎.產科優質護理示范病房的實施與影響效果的探討[J].重慶醫學,2015,44(19):2730-2731.
[4] 童興海,鞠長友.“以人為本”理念在產科護理質量持續性改進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05):67-69.
[5] 盧柳霞,陳鳳儀,劉鳳琴.溫馨護理對初產婦分娩結局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4,35(15):2473-2474.
[6] 潘敏,雪麗霜,零恒莉,等.產程早期體位干預配合分娩輔助設施對分娩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03):29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