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會慧
由于高校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經國家教育部改革, “職業教育”地位日益突出。高職英語作為高職教育與社會需求接軌的重要環節,關注度日益提高。此種背景之下,高職英語教學亟需輸入新的血液,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旨在重點探討基于建構主義和行為導向教學方法融入高職英語教育研究。
一、高職英語教育概念闡述
經國家教育部的相關改革,“職業教育”的相關問題再次引起各方關注。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培養實際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是為學生提供職業準備服務的教育形式。高職教育是集學歷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為一體的教育,它不僅強調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更強調的是對學生未來職業相關專業技能的培養。其中,高職英語作為高職教育與社會需求接軌的重要環節,也越來越受關注。教育部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指出:高職英語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夠用為度,以適用為主”,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由此可見,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不僅是傳授學生基礎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將具體行業主要工作崗位相關的英語內容組織到英語教學當中,著重訓練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語言的技能。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有別于普通專科和本科英語教育的,高等職業英語是以培養直接服務于社會經濟的實用型英語人才為目標的。
在現如今的高職英語課堂,如果教師還是采用以往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模仿教師完成課堂聽說讀寫練習等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就會大大降低。那么,如何才能改變這些問題呢?這就需要我們引用新的教學理念 和教學方法,采用先進的、實用的教學模式。下面就著重探討一下基于建構主義和行為導向的國外先進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融入到國內高職英語課堂的研究。
二、借助對基于建構主義和行為導向教學方法與高職英語教育融入的探究,找到解決高職英語教育發展困難的對策
目前高職英語教育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嚴重違背了高職英語教育的教學目標和宗旨,因此,高職英語教育亟需輸入新的血液,急需改革。英、美、德等國均為世界強國,這些國家的職業教育起步較早,高職教育理念比較完善,高職教育體系各有特色,且各種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已經取得顯著效果,培養出的職業人才為國家做出了突出貢獻。而高職教育在中國,是由于近年來,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作為一種國際認可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類型,才逐漸得到中國社會的認可,國人才逐漸改變了對高職教育輕視的看法。如何根據國情借鑒國外高職教育先進模式,對于還很年輕的中國高職教育來說,尤為重要。中國要想從中汲取經驗,取得成功,需要克服文化差異,經濟社會發展差異,教育理念差異等諸多方面的困難。我們應該秉著吸取精華的態度有選擇的將世界各國先進的高職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融入到我們的高職英語課堂當中,以有效突破當前高職英語教學的困境,找到解決高職英語教學發展問題的可行性對策,從本質上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的深化改革。因此,將基于建構主義和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有機融入高職英語教育這一研究勢在必行。
1.基于建構主義支架式教學法、拋錨式教學法、隨即進入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融入的探究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真實情景下,在學習過程中借助他人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高職英語課堂應該強調為學生創造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學習任務中學習,重點在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應該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學習任務,起到“拋錨”的作用,讓學生積極自主的開發隱藏潛能,進入學習狀態,形成學習的階梯式進步。
第一,在高職英語課堂中應用支架式教學法,就必須先將英語學習中復雜、難懂的英語學習任務進行分解,進行概念的框架建構,在學習目標的引領下,依次、分階段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體系的總體理解能力,能夠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素質,培養學生對專業英語知識的探究精神和實際應用能力。
第二,在高職英語課堂中應用拋錨式教學法,最主要的就是要創設真實教學情境,將整個教學活動建立在具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是真實問題基礎之上。這種教學方法的借鑒對高職院校的設施條件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每班人數最多不超過40人。其次,教學硬件設施必須完備,如語音實驗室等。再次,必須給與教師一定的自主決定教學進度的權利。最后,在“必需、夠用”原則的指導下,編制一套與行業特色密切相關的高職專業英語教材,開發具有專業特色的英語教材,增強職業英語教學內容的實用性,這將有利于教師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創設學習情境,達到拋錨效果,提高教學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還是以筆者所在院系的會計英語為例,這門課程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就是該門任課教師依據自己的會計專業知識再結合自己在國外留學的語言優勢編寫的,教學情境真實,內容實用性較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會計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
2.基于行為導向的角色扮演教學法、項目教學法融入的探究行為導向教學法是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的,以培養能力為重點、以全面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決定要完成的行為產品引導的教學過程。
第一,在高職英語課堂中引入角色扮演教學法,即在講授英語專業知識時,讓同學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以親身體驗未來工作環境中自身的崗位職責,將學生置于近似真實的職業環境當中,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使用英語的機會,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實際交際能力,從而完成對學生綜合應用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以增強教學的實用性。
第二,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高職英語課堂當中,教師可以把每個單元作為一個項目與學生共同完成。將整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分為若干個項目任務,再由學生親自參與解決。學生在參與整個教學項目的過程中,了解掌握了整個實施過程及環節的主要內容,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師生互動,增加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對專業英語的不斷探索。
無論是建構主義教學法或是行為導向教學法都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學過程的實用性和教學過程的動態性。這就要求在高職英語教學的評價時,要重視對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不能再單純以試卷為測試學生唯一標準。對高職學生的評價要以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為評價主要依據,如可以為學生建立學習檔案,記錄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語言實際使用情況,再結合最終的試卷測試結果,以期得到對學生全面、客觀的評價結果。
三、結語
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英語作為職業教育與國際社會接軌的重要環節,重要性自然日益突出。但是,目前的高職英語教學面臨的重重困難成為了高職英語教學進步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高職英語教學亟需輸入新的血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國外職業教育發展歷史悠久,如上文中提到的基于建構主義的支架式教學法、拋錨式教學法、隨機進入教學、任為驅動教學法以及基于行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對相對年輕的中國職業英語教育來說,都是非常值得借鑒學習的教學方法。中國高職英語教學應根據自身實際授課需要,加以甄別的對這些教育理念加以糅合利用,并積極努力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高職英語教學方式。
(作者單位:開封大學財政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