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利
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有很多途徑,其中利用童話故事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也是其中很有效果的途徑之一,童話世界本身就是充滿想象力的世界,通過閱讀可以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童話的世界里遨游,喚醒兒童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同時也會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因為閱讀會給他們帶來不一樣的世界。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童話進行教學,將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一、憑借童話教學,培養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正處于對世界的一切都抱有幻想的階段,與現實故事相比,更加傾向于喜歡那些浪漫、超出現實的故事,而童話故事完全符合他們的要求。因此憑借童話故事,學生會更加喜歡上閱讀。通過這樣的不斷積累,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不斷的得到提高。
比如在指導《格林童話》中《白雪公主》這一課時,首先要讓學生熟讀課文,然后再進行角色分配,掌握角色的臺詞,熟悉描繪角色的詞語,讓學生反復練習,這樣幾遍下來,學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文章的內容,通過人物扮演,也會讓學生愛上童話故事和閱讀,學生因為感興趣學習起來也會更加認真,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憑借童話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更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這對于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幫助。
二、借助童話教學,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表達欲望
對于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學習詞匯和積累詞匯的階段,由于他們具有好動、缺乏耐心等性格特點,通過簡單易懂、語言生動形象的童話來教育學生,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達欲望是十分有效的,,一旦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達欲望,那么學生的閱讀能力必然也會逐步提高。
例如在《狐貍和烏鴉》一課中,描寫狐貍的句子有“眼珠一轉、賠著笑臉、搖搖尾巴”等,這些詞語將狐貍的狡猾表現的活靈活現,教師在帶領學生體會這些詞語妙用的同時,也要求學生參考例文寫一段烏鴉失去肉以后的心理活動,學生會通過語言的模仿和拓展,逐漸形成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這種方式能為未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奠定基礎。這樣學生會非常積極的參與,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表達欲望,從而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借助童話教學創造情境,豐富學生的分角色說話和朗讀能力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如果能讓孩子在玩中達到教學目的豈不是事半功倍。童話故事本身就是孩子們喜歡的,如果讓他們來扮演其中的角色更是加深了對他們的印象,身臨其境的去體驗和語言表達會讓孩子們一生難忘。這樣的課堂教學需要老師花心思進行充分備課,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例如在《三袋麥子》的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土地爺爺、小豬、小牛、小猴,通過不同的角色開發學生個性化的語言表達。教師可以設定“土地公公送禮物給你,你會說什么”這一問題,要求不同角色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對土地公公的感謝。以此為學生創造更大的發揮空間,起初有的學生只會說“謝謝,非常感謝”等詞句,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學生聯系到日常生活中的語言細節,表達內容也更加豐富,有的學生說:“謝謝土地公公,這是今年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也有學生說:“我代表爸爸媽媽感謝您的禮物,希望您和我們一起快樂的過年。”雖然學生的語言表達稍顯稚嫩,但是他們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通過角色扮演獲得了鞏固,而且更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習主動性更明顯。
語文課堂上必須重視朗讀能力的培養。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安排一些較短的童話,在學習這些文章的時候,我就鼓勵孩子們通過朗讀背誦來理解文章的意思,以讀代講,以讀促悟。用朗讀來讓學生感悟出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使學生進入文章所描繪的情境。
四、通過創作童話,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創作童話,對于富有想象力的低年級學生而言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如何將其表達出來,教師的引導十分重要,而在教師的引導中,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和閱讀能力非常必要。在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有針對地對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培養,比如組織課堂活動、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等。
比如在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狼和小羊》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的方式,一部分學生扮演狼,另一部分學生扮演小羊,引導他們互動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提醒,比如,狼和小羊之間會是什么關系。然后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在這個過程之中,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會得到鍛煉,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下來,甚至可以模仿《狼和小羊》這篇課文的方式進行童話的寫作。
綜上所述,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童話故事,并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童話故事創作,還可以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展示,鼓勵學生。通過這些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這對學生的學習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門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