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民族地區的中小學如何開展創客教育,提升自己的教學教育水平就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緊迫的必須前行的目的地。
一、什么是“創客”“創客教育”
“創客”一詞來源于英文單詞"Maker”,是指出于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創客以用戶創新為核心理念,是創新2.0模式在設計制造領域的典型表現。創客們作為熱衷于創意、設計、制造的個人設計制造群體,最有意愿、活力、熱情和能力在創新2.0時代為自己,同時也為全體人類去創建一種更美好的生活。創客精神和教育的碰撞,出現了創客教育的概念。
創客教育也就是STEAM教育(STEAM教育是將五大學科——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s)融合起來的教學。),創客教育是創客文化與教育的結合,基于學生興趣,以項目學習的方式,使用數字化工具,倡導造物,鼓勵分享,培養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
二、民族地區如何開展創客教育
(一)制定發展規劃
民族地區的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認識中小學創客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制定本地區本學校創客教育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政府要加大建設投入與實施力度,教育部門建設一批推動當地創客教育發展的特色學校,加快促進區域內創客教育發展,各學校要就創客教育建設適合本校的創客課程,這一切又要規劃先行。
(二)做好師資培養
1.成立專家團隊
民族地區的州市地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做好創客教育專家團隊建設。從有創客教育經驗的高校、本地的中小學和本地電教教研裝備等機構遴選優秀人員組建州市地中小學創客教育專家團隊,指導轄區內各中小學開展創客空間建設、師資培訓、課程研發、課題研究等工作。要打造本地創客教育專家和名師團隊,為一線教師開展創客教育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
2.加強師資建設
創客教師是學校創客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學校要高度重視創客師資隊伍建設,多形式、多層次培養創客教師,定期舉辦創客教師培訓;鼓勵創新意識強、技術水平高的學科教師(信息技術教師和通用技術教師為主,中學理化生教師為輔以及小學科學教師)主動轉型成為學校創客教師,不斷提升創客教師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逐步建立起一支跨學科、富有創新精神的創客骨干教師隊伍。
3.創新用人機制
民族地區的州市地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創新用人機制,通過建立創客名師工作室(坊)等形式,優化區域內創客教師人員配置和使用;探索建立創客教師“跨校授課”“跨區域授課”機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推動創客師資共享。提倡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進校外專業人員,彌補創客師資力量不足。積極支持學校借助社會力量,聘請校外兼職創客教師。
4.建立激勵機制
在本校參加創客教育教學活動的教師,其工作量按學校規定計入日常教學工作量。對在創客教育理論研究、課程建設、活動比賽等中表現優秀的教師,在評先評優和晉職晉級等方面適度傾斜。
(三)創客環境建設
民族地區的州市地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創客空間(創客空間旨在為愛動手、愛制作的學生提供一個固定的活動和交流場所。通過各種創客分享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創新實踐。研究跨學科的綜合性項目,提升技術并交流創意,最終形成一個匯聚創意的場所,一個讓想法變成現實的“夢想實驗室”)建設力度,按照“需求引領、科學實用、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學科實驗室(中學的理化生實驗室及通用技術實驗室,小學的科學實驗室)、青少年宮等校內外資源,并結合本地(校)辦學理念和區域特色建設創客空間。
(四)開設創客課程
民族地區的州市地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創客教育納入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切實保障課時數量。要加快對創客教育課程的整體規劃,組織相關領域專家研發一批通用性普及課程供學校選用;積極鼓勵學校結合具體項目,研發具有校本特色的創客教育課程。要增強知識產權意識,切實保護課程研發者合法權益。
中小學創客教育課程研發,應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以“項目式學習、探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融合STEAM教育理念,注重與各學科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和研究。
(五)開展創客活動
定期開展創客教育研討觀摩,交流展示全省各地在區域推進、空間建設、管理應用、課程研發、特色發展等方面取得的經驗與成果;依托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等活動,進一步完善省級創客教育活動,本著自愿原則,引導師生廣泛參與,提高學校參與積極性。創客教育活動必須堅持公益性原則,不得向學生收取任何費用。
創客教育的實施需要三位一體,所謂的三位一體指的是創客空間、創客課程和創客活動。創客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撒,這三者缺一不可,創客課程教學生如何使用工具去“造物”,產生“造物”的意愿;創客空間提供了“造物”的工具和場所,提供了交流平臺,結識一批志同道合的學生創客;創客活動則和創客空間緊密結合,在活動中分享,在活動中提升。
三、創客教育成為教育主流趨勢
創客教育的目標及其本質概括出來,就是理論加實踐,要把青少年都培養成能利用各種技術手段與方法創造出“實體作品”的創客,為學生基于創造的學習提供環境、資源和機會,建立學生創新思維的平臺,學以致用。
發達國家以及我國一些高校如清華北大復旦等知名大學,發達地區的中小學如浙江杭州中學等都開展了創客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著重研究和解決在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將創意的想法變成實實在在的作品,在創造的過程中學習,優化學業成績,進而為創新人才的成長奠定基礎。
創客教育將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民族地區怎樣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緊跟教育步伐不落后,是我們民族地區所有教育人的責任,我們為之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