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娟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此背景下,結合農村與城市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以平壩鎮龍莊小學為例,談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我所執教的農村小學面臨如下特點和現狀。
學生特點:
第一,多民族大雜居,小聚居。
第二,留守兒童多,性格兩極分化。
教學環境特點:
第一,自然環境。我校屬于村校,經濟能力有限,無力改善辦學環境中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
第二,師資方面。外語教師缺乏或一身兼任數班外語課程,工作量大教師的課外學習或培訓受到嚴重影響,不利于教師進行專業知識的提升。
第三,學生家庭環境。經濟欠發達,留守兒童多,家長傳統觀念根深蒂固,漠視英語教育,無英語學習必需工具,學生的聽讀說訓練缺乏必要的語言環境。
綜上農村學生和教學環境兩方面特點所述,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如下: 首先,學生聽說讀寫綜合運用能力差,基礎弱;其次,部分學生無學習興趣,無良好的學習環境,知識之間的遷移能力弱。 如何改變現狀,成為農村英語教師棘手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創設開放的課堂,讓英語課教學“活”起來
英語是一種很活潑的語言,英語學習應是快節奏,帶有動感的。教材的設計有音樂伴奏的Lets go 和Lets chant 等。為了適應學習內容的靈活性,把英語變成開放民主的交流現場不失為一個好方法。要想課堂“活”起來,教師先要“活”起來。教師自始自終要給學習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這就要求教師語調抑揚頓挫,語言風趣幽默,表情豐富、手勢恰當,以此做出榜樣,渲染氣氛,感染學生。要想學生“活”起來,只有教師的引導還不夠,英語課還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正所謂興趣是學好一門語言的關鍵。那么要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因此、課堂上教師可設置各種游戲來滿足兒童的需要,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Lets Guess ,Follow Me 等屬復習型游戲。學習新內容后可用“表演之星”或“模仿秀”的形式讓學生復述對話或把對話創作成小故事進行表演。通過各種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器官,讓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動耳,實現“動中學、學中動”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二、借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首先,教師要用耐心、愛心去贏得學生的親近和信任,教師在課堂中多用鼓勵性語言形成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克服學生怕開口說英語的緊張心理,開積極參加語言實踐活動。教師要平等地對待學生,要讓每個學生感受到你喜歡他,關愛他。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個撫摩學生頭的動作,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段激勵性的話語都能讓他感覺到你對他的關愛。農村的學生在情感的表達方面比城市的學生含蓄,內斂,因此豐富的肢體語言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針對農村學生在課堂上普遍膽小又缺乏自信的情況,與學生情感溝通和交流的方式、時間、場合等也要尤其注意:有的學生自尊心特強,平時學習好,常受到老師表揚,若他偶爾犯錯,你當者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他感到沒面子,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會很長時間不開口講英語。還有,當學生發言答錯時,別的同學譏笑他,教師應立即制止,否則,膽小的學生就更不敢開口了。另外,教師要盡可能的多組織學生運用pair-work, group-work,team-work等方式進行合作,這樣小組內優劣互補,互相幫助,有利于共同提高。他們共同努力,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每個人的努力都能得到認可,由此學生就會有一種被重視,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受,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強。
三、用豐富的課外知識充實英語課堂
經過多種呈現和操練方式的鞏固,學生會對書本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但書本上的知識量畢竟是有限的。
首先,課堂教授新知識時進行補充。單詞如果不融匯于句子當中是很難牢記其含義的,我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諺語或詞組來幫助學生理解,識記這個單詞。如在教away時,教學生An apple a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學習名詞dog時,我又告訴學生,含dog的詞組或諺語也不少,而且很有趣,如a lucky dog(幸運兒), hot dog(熱狗), 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之日)。并盡可能用最簡單的英語略作解釋,讓學生消化,吸收。課后,不少學生還追問我關于dog的其他詞組,看來他們對這種課外知識很感興趣。
其次,合理利用課余時間。我利用休息時間段的中午自習時間,為學生補充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小故事,結合生活中出現過的英語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們很感興趣。
四、勤與教師溝通,統一教育步調
注重英語教師與班主任協作,共同建設班風、學風,這能有效促進英語教學。由于教育對象上的同一性,教育目的上的統一性,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互補性,英語教師與班主任存在著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良好基礎。但英語教師和班主任在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方法上存在差異,因此英語教師在與班主任交流學生學習情況時,要統一對學生的要求和教育步調,得到班主任的支持,才能使英語教師的教學工作更有效。
五、勤與家長交流,創建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與氛圍
農村部分家長漠視英語學習,課后勤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改變其理念,讓家長重視英語學習得到他們的支持理解并盡可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六、建立學習型機制,挖掘自身潛力,結合“走出去”共享教學資源
針對我校的自然環境現狀,我們加強各校點內部相互聽課、評課制度;積極參加平壩鎮教育管理中心定期開展整個片區小學的教學教研討論及反思,重視挖掘自身內部的潛力。通過多渠道創設英語教師自我展現的舞臺提高教師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開展校級交流活動,這有利于教研活動從封閉走向開放,有利于教師之間分享智慧,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需要教師、學生、家長攜起手來共同努力;需要國家的大力投入與政策傾斜;需要我們各級領導重視基礎教育重視小學英語教育,這樣我們在多方努力支持關懷下,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學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