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泉
【摘 要】 目的:研究中醫辨證聯合理療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診斷與治療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將患者平均分為四組,即氣滯血瘀、濕熱瘀結、寒濕凝滯和氣虛血瘀組別。治療后,對四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炎癥因子進行臨床專業比較。結果:在進行本次研究前,四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不顯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治療后,每個組別的臨床療效以及炎癥因子改善情況均具有顯著改善效果,P<0.05。結論:中醫辨證聯合理療對于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顯著。
【關鍵詞】 中醫辨證;理療;慢性盆腔炎;臨床療效
本次研究內容是采用中醫辨證聯合理療治療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120例被本院確診為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將患者隨機組合后均分為四組。A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27.0±6.0)歲,患病時間平均為(6.0±0.5)月;B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26.0±4.0)歲,平均患病時間為(7.0±0.5)月;C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27.0±7.0)歲,患病時間平均為(6.0±0.5)月;D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26.0±3.0)歲,平均患病時間為(7.0±0.5)月;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有的可比性。排除標準:1)對本研究采用的分組治療方法不接受;2)由于自身各項身體指標等情況不能進行本次治療;3)不符合以下納入標準的患者。納入標準:1)在本院進行診斷與治療并確診為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2)在閱讀同意書的條件下自愿參與研究。
1.2 方法
中藥相關治療方法:1)A組:稱取當歸、牡丹皮、赤芍、丹參適量。2)B組:稱取赤芍、牡丹皮、丹參、車前子、澤瀉、梔子、敗醬草等各15g。3)C組:稱取桂枝、小茴香、當歸、川芎、赤芍、丹參、茯苓等各15g。4)D組:稱取黨參、白術、黃芪、當歸、茯苓各15g,酸棗仁、木香、龍眼肉各12g。將以上藥方嚴格按照中藥護理技術進行配制,每劑水煎湯液 2次,劑量約在1000~1200mL,混勻后在早晨、中午以及晚上進行溫服,治療周期為7天,之后根據病情繼續治療2~8周期。
物理相關治療方法:臨床上的物理治療主要包括微波、短波以及紅外燈。本院主要采用盆腔炎治療儀器,可以使得患者體內的血管出現局部擴張,血液流速進一步加快[1]。
1.3 觀察指標
痊愈:患者經過治療之后腹部疼痛感完全消失,并且婦科結果檢查較之前具有明顯改善。
有效:患者經過治療之后腹部疼痛感部分消失,并且婦科結果檢查較之前具有輕微改善。
無效:患者經過治療之后腹部疼痛感沒有消失,并且婦科結果檢查較之前沒有改善,甚至有的患者出現病情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 20.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s)表示,計數資料%表示。以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四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經過臨床專業研究與對比后發現,四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臨床效果顯著,P<0.05。詳情見表1。
2.2 四組患者炎癥因子對比
經過對比后發現,四組患者的炎癥因子具有顯著改善,P<0.05。詳情見表2。
3 討論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內生殖器官以及生殖器周圍的結締組織等出現炎癥反應[2-3]。臨床研究發現,引起該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即:1)自身免疫因素:當患者的免疫力低下時,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染破壞自身防御系統[4-5]。2)病情遷移:沒有得到徹底的治療,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為慢性盆腔炎,危機周圍的組織或者是器官。3)衣原體感染:患者有極大可能由沙眼衣原體引起該種疾病[6]。4)生產后、流產后或者是相關婦科手術后:當患者進行過刮宮、輸卵管通液手術之后會對盆腔造成一定的損傷,進一步導致患者生殖道的黏膜損傷、出血、壞死等不良反應。5)下生殖道感染。6)性衛生不良。
臨床大多數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現為慢性、低惡性,只有少數病人會出現急性狀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1)勞逸結合,不能過于勞累。2)注意保暖,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3)進食易消化且富含營養的高熱量食物。4)時刻注意食品衛生,避免腸道感染。5)治療期間禁止食用辛辣食品。6)治療時應保持心情愉快。
經過臨床專業研究與對比后發現,四組患者經治療后具有明顯效果,且四組患者體內的炎癥因子具有明顯降低趨勢。因此該治療方法對于慢性盆腔炎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第9屆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第二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2017:1.
[2] 林玲莉,冼志蓮,肖琴芳.中醫辨證結合理療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06(35):118-119.
[3] 劉洪,鄭桃曉.中醫辨證結合理療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觀察[J].中醫學報,2012,27(09):1197-1198.
[4] 周英,李鳳葵.慢性盆腔炎的中醫辨證論治規律研究[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1,34(02):48-53.
[5] 王海云.溫經活血法治療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臨床研究[D].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0.
[6] 吳麗平,鄒學敏,羅平.中藥藥熨聯合微波理療治療慢性盆腔炎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6,31(07):1042-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