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政炳
眾所周知,班主任一直都是班級中舉足輕重的一個角色,他的舉措往往都會影響到整個班級的學風,紀律,思想動向等方面的趨向。特別是當您面對一個普通班級,幾乎都是成績極其差的學生,班主任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影響著他們前進的方向和在接下來那一段時間的情緒。因為這些普通班的學生,無心向學,基礎極差,對前途茫茫然然,在想學又學不來的打擊之下,干脆一個放棄,隨之任之,反正學與不學都無望,何必浪費精神,自我墮落。所以對于這樣的學生,班主任對于班級的管理就顯的很重要,那么究竟我們該如何去引導這一類差生走出“差境”的困擾呢?
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要想管好差生班級,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是很關鍵的。特別是對待差生,我們一定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洗禮,加強班級自信心的建設。讓學生從心理上去加強自身信心的建設。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如果只物質生活,沒有精神的支撐,即使這物質再豐富,如果沒有精神的支撐,那么這生活也會顯的暗淡無光,失去了意義。同樣,如果差生沒有了自信心的支撐,那么本來在學習的道路上就已經找不到出口、看不到曙光的打擊之下,如果連精神的武裝都卸掉的話,那么還有什么可以讓他們看到希望呢?此時,作為班主任,就有十分的必要給學生播撒自信的土壤,培育他們自信的心態,讓他們盡快地舔到學習的甜頭,并從墮落中走出來,進而在班級中建立和形成一種健康、積極向上的氛圍。
二、學會做人
對于這個話題,也許很多教師覺得很老土。沒有必要在這里提,但我不這樣認為。現在我國的教育確實早就提出了素質教育、全面發展。但我覺得“學會做人”這樣的專門課程是不能缺少的。所以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我總會尋找機會(特別是班會課)跟學生們談談做人的道理。也許很多教師認為這應該是小學初中的的話題,但我不這樣認為。現在有些學生對身邊的同學不理不睬,漠不關心,同班幾學期猶如陌生人,在班里上課時,老師還是老師,下課鈴一響,老師走出了教室,老師就是陌生人了,走過路過見到老師,愛理不理。樂于助人,尊師重道的優良品德從何談起?所以我覺得有必要給學生上專門的學會做人的課程。只要他們懂的更多的做人的道理,他們才會關心身邊的同學、幫助身邊的人,關心父母,體會父母的用心良苦,尊重教師等等,正是因為他們懂的這些,那么在求學的道路上,他們才會珍惜父母的血汗錢,感受班級的和諧和融洽,尊重和重視教師的課堂講授,認真對待學習。
三、學會感恩
當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時,你一定會為了您身邊所有關心、在乎你的人而努力。現在的一些差生,自私心極強,凡事總喜歡圍繞自己轉,無所事事,朋友、親人、教師的話語當耳邊風。不知何為感恩,何以感恩?試想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何談讓他去為自己的前途奮斗呢?簡直是天方夜譚,難!所以,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單單強行追求班級紀律的好,衛生的好。而且應該從思想上沐浴差生的心靈,讓他們知道世界到處都充滿著愛,充滿著溫暖。朋友對他們的勸告;親人對他們前途的期待和行為的約束;教師對他們的寄望和管教,這些都是一種恩惠,應把這種勸告、期待、約束、寄望和管教轉化成一種愛的力量,讓這種力量融化在心底。并讓他們知道這種愛的無私性和奉獻性,對這種愛應該要懂得去珍惜,要懂得用行動來報答,于是在學習的道路上要努力,爭取好的成績來報答朋友、親人、教師的良苦用心。
四、學會擔當
作為教師,我們都不難發現現在的學生缺少一種責任心,特別是差生。因為自己的成績不好,對前途無望,對自己已經喪失學習信心,在朋友、親人、教師的面前總感覺抬不起頭等,種種不良的因素導致一些差生對生活的不理不睬,那么就很難想到要擔當班級的一些責任。即使自己想擔當,但感覺自己是差生,自己夠格嗎??所以我們要大膽給差生擔當的機會,讓他們在班級的管理中挑起擔子,讓他們知道自己在班級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自己是有作用的,是重要的,班主任并沒有看不起自己,相反很信任、器重自己。讓他們在擔當中轉變,走出差生的困境。
五、善意的謊言
我們總是教自己的學生要誠實待人,不能說謊。但在這里我要講一下,在班級的管理中,其實善良的謊言有時也會發揮您意想不到的作用。它會讓學生們在無望、徘徊中尋找到希望,尋找到前進的動力。在這兩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接管的班級都是很差的高中班級,但幾乎能周周拿到 “雙優班”稱號。總有一些老師跟我借經,討教班級管理的方法。我就會輕輕一笑,說道:“騙咯!”。他們的成績很差,整個班中有一部分的人9科連三百分都達不到,他們對自己前途的失望,確實是有情可原的。他們何來信心繼續學習?學也學不會,聽也聽不懂,還要留在班級里受約束,不能遲到、不能曠課,也很難熬。所以我在班級的管理中,我為了讓他們在學校能夠多學習一點知識,免得早早走進社會,有時就只能夸大一些事實,比如只要你努力,高考都有希望的;大學是很美的,進了大學,以后你的生活就會過的好之類的話語。這樣的話有些確實是夸大了,可以說是一種欺騙(我們都知道努力不一定有收獲,進了大學,不一定就一定會過的好)。雖然讀了書不一定就一定能過得好,但是有了知識,我們才會不斷地認識自我,提升自我,讓我們不斷地得到完善,社會才會不斷的走向文明和進步。況且面對的是基礎如此之差的學生。不管怎樣,我們當教師的,特別是當班主任的都不能放棄自己的學生,他們再差,也要盡量想辦法幫助他們,即使是善意的謊言,那也是可以的。
總之,引導差生走出“差境”的困境,我們要從思想上去改變他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去改變差生的命運,讓他們重新抉擇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