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明
【摘要】中小學歌唱教學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當做“副課”,得不到重視,在新課改、素質教育深化和教育理念轉變的背景下,中小學唱歌教學逐漸被重視。本文基于筆者多年來唱歌教學實踐經驗,對中小學唱歌教學中的突出問題進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對策。旨在提高中小學唱歌教學水平,完善教學體系,構建新時期中小唱歌教學新模式。
【關鍵詞】中小學;唱歌教學;問題;對策;音準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唱歌教學是中小學音樂基礎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音樂教育中最有效、最易被學生所接受的教學方式。唱歌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歌唱時的音準、音調、節奏等聲樂知識,更是對中小學生廣泛參與音樂學習、提高音樂藝術素養、促進全面發展的重要推動。
一、中小學唱歌教學中的問題
中小學生對歌唱教學興趣濃,參與度高,但是在教學中如果沒有很好地利用學生對音樂、唱歌的熱情,教學效率容易事倍功半??偟膩碚f,當前中小學唱歌教學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教學方式的問題。當前中小學唱歌教學方式大多以應試化教學方式為主,教師教,學生聽,枯燥乏味?!疤铠喪健苯虒W方式應用在唱歌教學上,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在唱歌教學上,音樂欣賞教學應用較少,學生只是在課堂上大略地聽歌曲的演唱,無法做到先體味、后學習的樂趣。并且唱歌教學大多是上大課,對樂器、教具的利用不足,即便是在音樂教室,學生唱歌的參與度也不高。
教學內容的問題。中小學唱歌教學的內容是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的直接關系問題。從目前情況看,一方面唱歌教學的選曲存在問題。中小學生年紀小,正處于生理發育的關鍵階段,對唱歌技巧屬于“一張白紙”。而教師大多是科班出身,容易挑選經典歌曲讓學生進行學習和歌唱。經典歌曲固然有優勢,但對初學的中小學生來說難度大,尤其是演唱技巧、演唱情感等理解困難,表現困難。另一方面,對唱歌音準的教學不足。音準問題關乎唱歌的審美價值,更是學生學習音樂的最基礎問題。但由于學生個體差異大,對音準的掌握水平參差不齊。這時教師由于課時和教學進度的關系會忽視音準的教學,讓學生自己去練習和揣摩,沒有安排更多的教學內容去關注音準方面的教學。
教學中的其他問題。在實踐教學中,學生扯著嗓子“喊歌”的情況普遍,認為誰的聲音大,誰就唱得好,把唱歌教學變成了“分貝”競賽。教師在干預后往往效果不大,使唱歌失去了原有的藝術特點和價值,對學生的聲帶也產生負面的影響。
二、中小學唱歌教學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教學方式的創新
針對應試教學的問題,轉變教學思維。唱歌教學是人文型教學,重點是要讓學生們從唱歌學習、欣賞和練習中把握唱歌要素和方法。教學方式以互動、交流為主,重在營造平等自由而又寬松的教學環境??蓮某璧慕虒W內容、教學時間、教學進度等方面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依照教學大綱,可以適當采取變通,讓學生回歸為教學主體,讓唱歌教學真正成為快樂教學。同時,各類新型教學手段的利用,利用微課、MOOC和翻轉課堂等應用在唱歌教學中。教師挑選適合學生特點的歌曲讓學生在課外聽,課堂上針對歌曲分析歌唱。這樣不僅融合了音樂欣賞與唱歌教學,更使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唱歌,需要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創新,例如游戲法教學、競賽法教學等,都能激發學生的唱歌熱情和參與性,讓課堂上的“南郭先生”徹底消失。
(二)教學內容的革新
唱歌教學是在學唱歌曲的同時關注歌曲的處理和表達,直至唱好歌,在唱好歌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會唱歌,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和技能,會獨立處理歌曲。在教學內容上循序漸進,讓學生從易到難地學習。在選曲時可以讓學生參與,民族歌曲、經典歌曲、流行歌曲都可以成為教學內容。教師在唱歌教學過程中應教授學生掌握科學的演唱方法,小學以視唱法、教師范唱來調整和解決音準問題。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唱歌感覺,唱歌的姿勢與人聲傳達的美感,幫助學生利用唱歌來抒發感情。
(三)教學尺度的把握
正確的唱歌方法不僅能夠保護嗓子,而且還能夠產生更加優美的聲音。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唱歌方法,注重學生對唱歌氣息、換聲的唱歌技巧的訓練。尤其對于中學部的學生,教師應該著重解決學生青春期特殊的嗓音過渡問題,讓學生清楚對嗓子的保護。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小學唱歌教學已不再是存在感低的課程,要進一步認識當前教學中的問題,從根本出發,結合新課改要求,從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上對唱歌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讓唱歌教育成為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典范。
參考文獻
[1]曹周天.論歌唱教學中的四原則[J].音樂天地,2017 (12):4-6.
[2]朱莉.中學音樂課堂歌唱教學的現狀分析和對策思考[J].讀寫算:教師版,2017(4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