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甫
在過去三十多年里,我一直從事英語教學,正是因為一份執著的熱愛,才積累了這些教學中的點點滴滴,下面與大家一起做個簡單分享。
我從管理模式和教學模式兩方面入手,作為我今天的分享內容。
一、管理模式
分為打分制(班分,個人分);小幫手管理制(7個幫手);家校配合制三個方面。
二、教學模式
分為老師目標(4個目標);教學資源(5樣);課堂結構(5步)三個方面。其中打分制又分為班分和個人分。
兩個模塊共六個方面,而這些方方面面,不可能是獨立單存的,肯定是混搭,所以在逐一詳講時,難免有交叉、重復現象,顯得啰嗦、凌亂,還請原諒。
首先班分方面:每學期開學,第一次班分的目標分都是100分,我會根據學生們多方面的表現給予打分。當然也會有扣分時候。其實孩子們很在乎這些分,所以都會自我約束,還互相監督。
班分作用:班分累計到了100分,就上一次外堂課,一學期我計劃有三次外堂課。為了更清楚的表達我的外堂課的上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課前讀書等老師;收書,坐正,準備排隊;小幫手出隊組織。排隊個人要求:1.管住小嘴巴,不許嘰嘰喳喳;2.管住小眼睛,不許東張西望;3.管住雙手,不許推推拉拉、指指點點;4.管住雙腳,不許蹦蹦跳跳、拖拖拉拉。排隊全班要求:出隊收隊,男女生兩支隊伍必須整整齊齊,悄悄咪咪。同時,我也設置了獎懲制度。到了操場,我們有明確的活動范圍。一旦有娃兒越界,也會受到嚴厲懲罰。
一節外堂課下來,仔細清點有多少個違規學生,一個違規學生,增加班分5分,以此類推,作為下次外堂課的目標分,如果沒有一個違規學生,則在原有基礎上減少班級5分作為下次的外堂課目標分。正是因為有這么多嚴格的條條款款,根本不用擔心哪個娃兒吃了豹子膽敢闖紅燈,所以外堂課上得也是精彩萬分。
說了班分,再說個人分。每個孩子只要掙到100分,可以免全部后面的所有書面作業。對每個孩子,我會根據回答問題、表演、上課等諸多表現給予打分。到了期末,我會對個人分做全班通報,也是評優的一個重要依據。
第二個問題:小幫手管理制。
幫手1:也就是課代表,收發作業本,并清理未交學生名單。幫手2:課前板書班分目標分、已得分、還有教學進度。幫手3:課前板書學號,便于學生加減分。幫手4和5:一個念分,一個電腦輸入個人分。幫手6:課前檢查網上作業。幫手7:負責書面作業輔導。
第三個問題:家校配合制。
我班的家長都知道我是一個壞脾氣,不喜歡啰啰嗦嗦的家長,說一不二。所以我只要一個電話,告知家長何事,他們都會立馬照辦。如果是班上的事,他們會自覺的在通訊群里通知各家長,把事情辦得干凈利落。
第四個問題:老師目標。
目標一,一個月內認識所有孩子,不管是接手班級還是起始班級。我現任七個班的課,近400個學生,應該是兩三個周內,我就可以隨口喊出每個娃娃的名字,約莫還知道他們的個性、學習態度、作業情況。其實,做到這一點,很簡單。首先,每個班不是海選了7個小幫手嗎?所以第一節課我就認識了這7個孩子。其次,批改的作業本,過關的由小幫手發放,不過關的作業本,我會利用下課時間,把這些孩子一個個叫到我面前來,耐耐心心地講該怎么書寫、怎么排列,上課時,又多抽問這些孩子,加深我對他們的記憶。還有一招就是:任何時候碰到老師問好時,主動做自我介紹,便于我能盡快認得他們。這樣我很快認識了所有孩子,孩子們也很快習慣了我的課堂,我的教學,師生磨合期一晃而過。
目標二,一個周內,完成本學期的教材、練習冊課件制作,有時還有試卷。首先我用手機把教材、練習冊、試卷一頁頁全部拍照,制成PPT供上課時使用。對于每一學期的課件以及相關資料,都打包成冊,小幫手為我做上課準備也很方便。
目標三,每個學期的學前教育,除了教育學生以外,我還會在班上宣布我本學期的奮斗目標,也就是要把哪些學生在期末前培養成優生、文明生等等,并希望全班同學監督我幫助我,力爭讓我完成這一系列艱巨的任務,讓我成為一個優秀的老師這一目標而努力。
目標四,絕不打罵任何一個學生。要做到這一點,非常考驗老師的耐性和涵養,但稍稍穩住情緒,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很可愛。
第五個問題:教學資源。
這是我的工作重點,自然不能馬虎,我主要利用教材、練習冊、電子書、一起作業和試卷五樣資源。正如前面所說,我把教材練習冊都做成了課件,在教學中,并對這些課件不停地修修改改,達到最滿意的效果。
一起作業呢,我是天天布置10分鐘以內的作業,周末、寒暑假都堅持著呢,長期訓練聽與說,效果很不錯。
第六個問題:課堂結構。
第一步:全班齊讀課文,教多少讀多少,都是從首頁通讀所學課文,所以半期之后,可能讀書時間要10分鐘以上,但一點都不耽擱我的新課時間,由小幫手巡視監督并給出加分或者是提醒手勢。
第二步:檢查一起作業。小幫手打開網頁,進入作業界面,檢查作業完成情況,給出學豆獎勵。之后,退出作業網,在打開課文PPT,為我上課做好一切準備。
第三步:教授新課。我的新課都不會超過20分鐘。我用很幼稚的兒語,柔美的肢體,夸張的表情,優雅的手勢傳遞我想要表達的意思,便于學生理解和運用。
第四步:電子書教讀。學生自告奮勇上臺播放電子書,教讀課文,全班在跟讀的同時,模仿或自創動作,為外堂課的表演做準備。
第五步:作業布置。
剛才放電子書的那個學生,播放三遍之后,退出電子書,回到教材課件,找出我設計好的作業。我只需說今天作業是幾排,學生們都會知道怎么安排。我們的作業一直都是堅持“看圖,英漢說話”。每個娃兒無論是作圖,還是書寫都干凈利落,漂漂亮亮,整齊大方,批改起來,就像是參觀書畫展。
最后補充一點的是:我的新課基本在十一二周結束,剩下的時間,一節內堂,一節外堂。內堂課評講練習冊或者考試,外堂課要么是表演課,要么是游戲課。現在六年級了,外堂課全由學生組織,我只是一個忠實的觀眾而已。我最真實的經驗就是:充分利用學生資源,工作起來輕松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