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鳳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基石,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每個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最初接觸的就是漢字的學習,如今的小學語文第一冊課本的編排也是先從識字開始,識字對于小學生而言成為了每天必備的功課,這些足以說明了識字的重要性。識字教學它不像閱讀教學那樣具有詩情畫意,也不像習作教學那樣異彩紛呈,更不像口語交際那樣生動活潑,但是,它卻是制約學生語文學習的一個瓶頸。傳統的識字教學方法單一,存在著許多陳舊落后的現象,不僅影響了教學效果,而且還阻礙了學生學習興趣,加重了學生記憶負擔。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識字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的識字目標中提出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因此我在識字教學苦為樂,在“玩中學、學中樂”,做到課雖盡趣猶存,收到了較理想的效果。
為了實現《語文課程標準》的識字目標,我們要努力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正確引導,交給他們識字的方法,使學生愛識字,會識字。那如何在課堂中有效地進行識字教學呢?我從課堂實踐中得出以下幾點認識:
一、猜謎語的方法識字
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直接動力,興趣是情感的體現,是促進學生產生學習動機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低年級的學生求知欲旺,求知心切,但幼稚、天真、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把心理活動指向集中學習對象上。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征,我經常根據知識的特點編一些開形象、生動,并且具有童趣的字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我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問題的,同學們,現在老師請大家猜兩則謎語:一則謎語的謎面是:“圓圓的腦袋黑黝黝,長長的尾巴水中游,長大后是莊稼的好朋友。”另一則是,“碧綠的衣裳披身上,大大的眼睛頭頂長,寬寬的嘴巴呱呱唱,捉蟲子的本領高又強。”(師邊說邊做動作),動腦想一想,它是什么呢?生:蝌蚪、青蛙。師:對,蝌蚪,青蛙。這時老師繼續追問:蝌蚪與青蛙是什么關系呢?通過老師的引導很自然地引出了課題《小蝌蚪找媽媽》。這樣設計問題學生不僅認識了生字還很自然地引出了課題,為課文的學習創設了情境,激起了學生學習的強烈渴望。謎語的導入可激發學生的想象,具有競爭意識,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通過對謎語的分析,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
二、歌謠法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我常常把一些易寫錯,易混淆的字編成歌謠或者是順口溜,讀起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仔細琢磨起來妙趣橫生,便于理解、記憶。例如我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學習“碧”字的時候,發現有個別的學生把“碧”字寫錯了,見此情景,計上心來,我把“碧”字編成歌謠,“王先生,白先生,一同坐在石頭上。”這樣,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很快地就掌握了“碧”字的字形,這個字再也沒有寫錯的了。
三、認識事物中識字
結合現實生活,在認識事物中識字,例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中的“龜”字時,利用電子白板播放小烏龜,給學生以直觀感知。然后引導學生把“龜”字的字形與烏龜的外形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學生很自然地聯想到“龜”字上面的刀字頭像烏龜的頭,中間的“日”像烏龜的乘身體,最后一筆像烏龜的小尾。用這樣的方法來識字,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興趣,使學生樂學、愛學。這樣來識字不僅確切地理解了字義,掌握了字音、字形。同時初步感知了中國的象形字,知道了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拓寬了知識面,增強了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四、表演啞劇的方法識字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低年級的教師更應講究肢體語言,充分利用肢體語言。在識字過程中學生往往是記住了老師的某個動作,再由某個動作聯想到某個詞,這樣的記憶往往更加深刻。例如我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文時,我表演啞劇,做“瞪”的動作,從而引出新字“瞪”。又如我在教學《驕傲的孔雀》一課,學習“灑”字時,我表演啞劇,邊表演做值日的動作灑水,邊板書“灑”字。學生興致勃勃地看著老師“灑水”,明白了“灑”字與水有關系,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三點水旁的意義。
五、利用實物幫助識字
具體的實物能給人以具體、形象的感知,用實物教學幫助識字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我在教學歸類識字“蕉、杏、葡萄、秤、蔥、姜、蒜”等字時,把實物帶進課堂,采用直觀教學,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一目了然中學習新字,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把識字與認識事物有機結合起來,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六、游戲中識字
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別是剛剛入學的孩子,他們剛從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玩的世界踏入校門,還沒有完全適應學校的生活,這時如果在他們稚嫩的心靈上過早地壓上死記硬背的沉重負擔,不但達不到識字的目的,而且還會影響孩子今后的學習。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有目的的滲入“玩”的因素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我在教學語文歸類識字中,根據新字類型的特點,在課堂中設計游戲活動。例如可以設計“小超市”的情境,讓學生去買蔬菜、買水果等等,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這樣的游戲活動學生不僅學會了新字、新詞,而且還對學生進行了詞語分類的訓練,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運用生字。
除此之外,如果是獨體字可以讓學生用記憶筆畫的方法來識記;如果是合體字可以讓學生用分析字的間架結構的方法來識記;也可以通過加偏旁、去偏旁、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也可以用形聲字的結構規律來識記生字;拆字法、加減筆畫的方法都是識記生字較好的方法。總而言之,識字方法多種多樣,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的智力因素,班級的實際情況等靈活運用。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今天的識字教學不應該僅僅只是枯燥的識記。而應是采用多種方法,讓識字課堂充滿情趣,滿足兒童的情感需要,這樣才能更高效的識字,認識活生生的更有生命力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