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對目前中學生出現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分析,從體育模塊教學對學生心理狀況進行影響幾個方面,進行實驗研究,得出不同模塊教學對學生的心理有著不同的影響的結論。
關鍵詞:模塊;教學;身心健康
一、 模塊教學的內涵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對“模塊”的表述是:“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塊組成,模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反映學科內容的邏輯關系。”模塊的設置不僅直接改變著課程的結構和面貌,影響著課程的實施與管理,而且為課程內容的更新與重組,為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有效落實提供了切實的保障。
體育模塊教學是體育活動內容的一部分,每個模塊內容的教學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過程,對準特定的教學目標,內容相對完整,模塊與模塊之間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的要求,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組合,使模塊課程表現出綜合、開放、靈活的特點。
二、 我區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各種環境中能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效能的狀態,即指一個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與健全的個性,能適應客觀環境,使個人心理傾向和行為與社會現實要求之間有著和諧完善的關系。根據我區4所高中生特點,制定相關心理問卷,對856名男生,928名女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合理有效問卷1721份,對問卷結果進行統計,學生大部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不健康的現象:有自責傾向者所占比例最大,占被調查者的15.73%,有恐怖傾向者占13.17%,由于焦慮而引起生理反應的占11.18%,沖動傾向者占11.81%,存在學習焦慮的學生占9.04%,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心理障礙的占7.62%,有過敏傾向者占6.91%,孤獨傾向者占2.12%。
三、 不同體育模塊組合對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
體育活動在改善學生心理健康方面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根據不同項目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有效的干預,根據項目內容的特點,進行不同內容的模塊組合。根據我校學生身心健康調查問卷的結果,利用整群抽樣的方法以班級為選取被試,根據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結果進行匹配,并將它們隨機分成兩個大組:對照組和實驗組,每個組內又分為三個小組:正常組、輕微身心問題組、嚴重問題組。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有針對性的編寫不同內容的體育模塊組合,針對實驗組學生的不同身心健康狀況分別編寫,并自編成冊,在編寫過程中,每個模塊的活動內容都能體現出選擇的目的和要達到的效果,在組合各個模塊內容的同時,注意各個項目的特點及對學生心理健康會產生怎樣的預期效果。
用自編的體育模塊差異內容組合,針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進行實驗研究。實驗前,對參與培訓的教師進行培訓,使之能夠很好地駕馭各項體育活動,同時,在實驗過程中,確保每位學生能夠按照體育活動的要求順利參與,每一次活動后,組織學生分享進行體育活動的感受,并且都需要布置家庭作業,并在下一次活動開始前進行分享。總共進行了一學年的研究,在學年結束時用相關的問卷再一次進行心理健康問卷調查。
四、 不同項目的模塊組合對生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經過進一步的跟蹤實驗調查研究,不斷優化模塊組合,是不同項目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改善方面起到更佳的干預作用。不同模塊內容的選項教學后,學生心理問題的檢出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心理問題得到明顯的改善,說明以滿足學生興趣、愛好、發揮學生特長為主要主要目的模塊選項教學,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 健美操運動可以培養學生樂觀開朗的情緒心境,音樂節奏明快強勁,風格熱烈奔放,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和十足的動感,讓人處于一種興奮狀態中,形成運動愉快感,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學生在遇到挫折、消沉、迷茫時,通過有意識的健美操模塊練習,運用動作、音樂、肢體等形式,可將緊張、壓力、焦慮等不良情緒釋放出來,得以積極的展現自我,從而實現移情效應,減輕心理壓力。
2. 武術運動作為一中傳統的體育鍛煉方式,要求習武者形神兼備,內外合一,并注重對練習者的塑造,以“德”來規范習武者的鍛煉精神,要求積極上進,在對學生情緒控制、意志、個性、自我認識等重要心理指標上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科學合理的練習能使練習者的緊張、憤怒、疲勞、抑郁、慌亂等消極情緒降低,積極情緒顯著升高,同時正式體驗情感、體驗人生等價值取向得到提升。
3. 田徑運動作為學生體育鍛煉的一種方式不僅要完成鍛煉身體的任務,更要在身體鍛煉中保持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田徑運動是具有競技和健身兩重屬性的運動項目,在從事田徑運動鍛煉的同時就能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進取精神和知難而進、堅韌不拔的優良品質。所以應根據田徑運動項目特點,挖掘其教育因素,運用多種手段,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4. 籃球運動教學在日常教學中比較常見,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比較靈活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質,有助于改善學生的消極狀態,可以釋放壓力,使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
5. 足球是近代競技體育的一種形式,以競爭、對抗為特點,足球運動給青少年提供了一個競爭、對抗、體驗成功的運動形式,經常參加足球運動,能緩解學生各方面的壓力,消除消極情緒,體驗成功的樂趣,有利于消除學生焦慮、抑郁情緒,足球運動是一個充滿競爭、充分張揚個性的運動,這為心理壓力的釋放找到了合理的宣泄途徑,抑郁的情緒得到緩解。有利于人際關系的改善,運動場上,通過人與人的交流,默契的配合,團隊意識的培養等,形成團結向上的局面。
五、 結論
在研究不同內容的模塊進行組合,體現模塊內容的差異性,在教學實踐中,針對不同學生群體的身心健康水平進行教學分組,檢驗教學效果,尤其針對個性學生心理狀況,積極探索、有針對性的嘗試改變目前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根據分組教學情況,得出一定結論,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學生,經過一定內容的模塊差異化教學之后,在人際關系、團結合作、焦慮、憂郁等方面,有著不同程度的提高,為日常教學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訓練提供依據,使體育模塊教學更好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達到統一,開辟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一個新途徑。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
[2]季瀏主編.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陳旭遠.新課程新理念[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王曉蕊,河北省唐山市,開灤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