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英 宋春霞
摘 要:情景劇的教學法的課題實驗已進入結題了。從準備到現在已一年的時間了。在這短短的一年里讓我體會到了什么樣的課堂是最吸引孩子的?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是孩子感興趣的?什么樣的教學是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教學?小學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的課程自始至終都是來源于生活,貼近生活,回歸生活,始終是用幾種現象去反思生活的實質和真諦,啟發和引導學生理解生活、體驗生活,感受世界的復雜性,教導孩子怎么樣去做一個有用的人,品質高尚的人。
關鍵詞:創設;培養;實踐
一、 創設情景劇,讓學生在興趣、快樂中求學、在學習中找到興趣、快樂
“允許孩子們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獲得快樂,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方法?”英國作家、文學評論家和詩人塞·約翰遜說過這樣一句話。興趣、快樂是孩子學習的動力,是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因素。想要完成這一目標,教師就要吃透教材,把握好課堂的預設和生成。而且教師也要放下自己的高姿態,同孩子打成一片。讓孩子感受到教師給他們帶來的親和力,如同自己的親人一樣。例如:在學習一年級道德與法治《玩得真開心》一課時,首先帶給孩子的是一個短片,小女孩朵朵放學回家后鞋脫的東一只西一只,襪子沙發上一只地上一只;寫作業時,書包全部都倒出來,書還是沒有找到。孩子們在觀看時就發表著自己的建議。短片看完了你想對朵朵說什么?再讓孩子在課堂上以PK的形式整理書包、整理桌洞,疊衣服、最后整理玩具。使孩子真正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含義,在娛樂中掌握了生活技能,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 創設情景劇,角色演繹,提升學生的社會生活經驗
角色扮演可以引發孩子們的共鳴。在學習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時,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扮演各個少數的民族歌舞、體育運動、民族習俗與禮儀,表演出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學生通過表演來感受和體驗民族大團結的心聲。從而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有利于知、情、意、行的統一,喚起他們已有的經驗和體驗,孩子們沉睡的心靈。例如,學習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男生和女生》一課時,可以放手給孩子們,讓他們自己根據課程內容編排一臺課本劇,男女生交往的煩惱與不煩惱。從中找出與異性同學交往的方法,除了內心尊重同學外,還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方式。通過這種情景的體驗,再現生活中的行為片段,情境中總是蘊涵著十分豐富的行為、思想方面的信息,讓學生認識社會生活的復雜性。此情境的創設,是學生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一個場景,以此來喚起學生的社會生活經驗,激起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思考、探究,從而得出自身的價值觀。
三、 創設情景劇,故事走進課堂,豐富學生的社會生活閱歷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其實,“故事”就是點燃孩子們智慧的火焰,它能讓小學品德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孩子們的生活就是一個個鮮活的故事。用故事來講述他們精彩的生活,讓孩子們在故事中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學會生活,加深他們對社會的認識;提升社會生活閱歷。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學會拒絕》一課時,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高三的學生,他的家庭不是很富裕,父母靠耕地來維持生活,過年吃年夜飯時母親舉杯同他喝一杯說:“你看咱村子的劉新去年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希望你今年也能考個好大學,也給我和你爸爭爭臉”。妹妹聽到后說我也要考上上海的大學。他沒有說話。在大年的初二去給他的二姨拜年,直到學校來電話說他沒有到校上課,家里才知道他在學校的情況,天天去網吧,成績兩百來分,根本上不了大學,后來在他家山上的一山洞里發現了他的遺體。學生聽完后都陷入了沉思。通過這個例子讓孩子們知道社會中有很多這樣“溫柔的陷阱”,開始時它會讓你感覺很舒服、很滋潤,但是,等你意識到危險時,已經不能自拔。我們為什么能釣到魚,因為我們給魚下了一個“溫柔的陷阱”。希望大家不要做那條死在鍋里的魚。教師如果在課堂上能夠恰當地利用一些故事。學生閱讀故事有利于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世界,發展思維,陶冶情操,拓展文化視野,提高文化,豐富學生的社會生活閱歷,理解一些簡單的道理,激起孩子們對現實生活的思考,讓孩子們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四、 創設情景劇,多媒體引領孩子再現生活。在實踐中體會學習的價值、在學習中檢驗實踐,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教學的一部分,它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從而真正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進一步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站立起來的中國人》一課時,回顧2008年奧運會,孩子們無法體驗,感受我國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的場景,播放了《北京申奧成功》的一個紀錄片,孩子們深受片子的感染,身臨其境,仿佛自己加入了歡呼的人群中。奧運會上運動員們站在領獎臺上高舉獎牌的場景時時展現在孩子們的眼前,從側面體現了祖國的強大,也讓孩子們深深的思考自己現在的任務是什么?一個短片的播放成功地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欲望,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再如,學習六年級下冊《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針對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時,播放《生物圈二號》的短片,要比學生看書中的文字勝過十遍,使抽象、枯燥、靜止的文字知識變得具體化、形象化、動態化,加深了孩子們對地球是我們唯一家園的理解,也讓孩子們反省了自己所做的事,是否對地球有利。換醒了孩子們保護地球的意識。多媒體的使用擴展了課堂時空,培養了學生發散思維與空間想象力、創造力。
在教學時無論使用什么方法,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想象力、創造力,勇于探索的能力。
總之,情景劇教學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孩子去探索未知世界的想象力和動力,培養孩子怎么樣去做一個有用的人,品質高尚的人,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作者簡介:
趙樹英,宋春霞,吉林省白山市,吉林省撫松縣北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