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鄉合并學校中學生的行為習慣是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點。而如何對其中學生的行為偏差進行引導顯得十分重要,這對于城鄉合并學校的教育有可持續發展的長遠意義。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從就任的增江街第一小學中學生產生的行為偏差出發,來對城鄉合并學校的少先隊組織如何抓好學生行為習慣養成來進行分析討論。
關鍵詞:城鄉合并學校;少先隊組織;學生;行為習慣;養成
城鄉結合學校中學生行為習慣中產生的行為偏差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教育工作中如果管理不正確,就會帶來更多的行為習慣方面的問題,從而對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產生影響。目前,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也提升了我國少年兒童的身體發育水平和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以及社會信息來源變得愈加豐富,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少年兒童智力發育水平。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也逐漸出現了一些灰色文化對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使他們產生了如行為過于自私霸道以及好逸惡勞等不良行為習慣。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對于城鄉合并學校中少先隊組織如何抓好學生的行為習慣顯得刻不容緩。
一、 學生行為習慣中產生行為偏差的原因
(一) 家庭原因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學生在行為習慣上產生很多問題的根源還是來自家庭教育的不得當,從而導致了許多獨生子女性格上具有一定的缺陷。很多家長采用的教育方式都是不正確的,以及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的錯誤示范和一些留守家庭造成的學生心理教育的缺失等等都是產生行為偏差的原因。
(二) 學校原因
由于我校位于城鄉接合部,近幾年合并了幾所農村來的學生。多數學生行為習慣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有很大差距。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部分教育工作者也是導致學生行為習慣產生偏差的肇事者,學校原因和家庭原因占同樣重要的比重,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 地理位置原因
由于我校的地理位置處于城鄉接合部,近幾年來合并了幾所農村學校,因此,導致學校中來自農村學校的學生居多,許多學生的行為習慣都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有很大的差距。
除此之外,學校也沒有做好學生的家校溝通聯系,導致很多學生在家和在學校時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面孔。
二、 如何利用少先隊組織抓好學生的行為習慣教育
(一) 開展有意義的少先隊活動來營造行為習慣教育的氛圍
在開展活動之前,學校可以利用一切場合來進行行為習慣教育的宣傳,例如班會、黑板報以及學校廣播等設施,再結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來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束縛。
為慶祝中國少年先鋒隊67周年的建隊日,增強少先隊員的光榮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增江一小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建隊日主題班會活動。主題班會活動以唱隊歌、重溫入隊誓詞、回顧少先隊67年的光榮歷程為主要內容,幫助少先隊員了解隊史、熟知隊章。活動中,低年級還學習了紅領巾的佩帶方法,中高年級中隊進行了“少先隊員心向黨”的主題演講活動。此次活動激發全體輔導員和少先隊隊員對少先隊組織的歸屬感和光榮感。
為引導學生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2016年11月廣東華商青鳥義工協會的十幾位志愿者們來到增江街第一小學開展“環保尚美,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活動。志愿者們為三、四年級的同學們上了一節“環保尚美,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班會。主題班會的過程中志愿者們利用PPT播放節能減排的動畫片,還與學生們玩游戲,開展問題的討論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樹立節能環保的觀念,關注生活中的節約方式,學習和尋找節能的竅門和方法,告誡學生們節約資源的重要性。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們進一步提高了環保意識,學會了節能減排的方法,懂得了節約資源的重要性。
在之后的活動策劃過程中,負責組織策劃的教育工作者要擁有創新的活動理念,明確活動的內容、目標和方向,并且在活動中要表現出為人師表的領軍作用,也可以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邀請學生家長一起參加,通過活動形式來拉近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距離,以更好地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另外,少先隊組織開展的實踐活動要求真,不能過于形式只是走個過場,而是要真正開展在學生身邊,走近學生的世界,并不是為了應付而組織的活動。在追求不同的過程中要尊重意識要求,例如2011年,媒體曝光的“西安市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綠領巾”事件,雖然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尋求了差異,但是卻有損學生對于紅領巾的認識和尊重,顯得非常不恰當、不合理。
最后,在活動組織過程中不追求場面有多大,但是要細致入微有所作為。
(二) 正確處理好少先隊活動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
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來提升對行為規范的認知
在教育工作中,將學生的道德思想教育工作與教學內容相融合,利用國旗下講話、品生.品社課、常規教育等活動來提升學生對行為習慣的認知。這種教育是貫穿學生一生的。現如今,學生最缺乏的就是是非觀教育和挫折教育以及感恩教育。隨著官二代和富二代問題的逐漸出現,星二代的教育也開始亮出紅燈,很多學生在不同的時期會出現不同的生長狀態,其中產生的不良影響因素可能會伴隨一生,還導致很多學生因此走上極端道路而葬送了一生。
因此,少先隊在進行活動組織時,可以選取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穿插其中,同時,教師也可以適當選取合適的內容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引發學生的思考,對自己的思想狀態進行反思。作為一名引導學生身心發展的教育工作者,要以學生的終身教育為教學目標,將生活中的德育教育融入每個教學活動中,長期下來,學生不僅不會反感,反而會在耳濡目染中開始正視自己的行為習慣,養成敏捷的思維,將事物處理得井井有條,并且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實現素質教育要求的全面發展。
最后,要做到少先隊活動與教學課程的完美整合,將兩者相結合來進行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平常教學課程中接觸到的理論知識要在少先隊實踐活動中進行完善和深化,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實踐活動,例如各種比賽以及文藝匯演等,對于學生的進步要給予一定的表揚,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糾正以往對城鄉結合學校學生產生的歧視,在提高成績的同時抓住學生的心理建設。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想要利用少先隊組織抓好城鄉合并學校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和糾正,需要教育工作者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學生,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來進行學生的思想教育建設,形成良好的教育環境,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充滿自信的進入人生的下一階段。
參考文獻:
[1] 李文莉.加強少先隊建設,讓學生養成良好道德習慣[J].現代交際,2015(12).
[2] 李海燕.牽著隊員的手,走在花開的路上——如何進行少先隊員行為習慣養成教育[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
[3] 歐萍.淺議如何發揮少先隊對學生養成教育的作用[J].基礎教育論壇,2017(22).
作者簡介:梁春桃,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增城區增江街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