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這門學科是眾多基礎學科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同時也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所以在新課標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人們對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更高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十分重要,進行拓展閱讀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當中要對教學的方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引導學生多閱讀書籍,進行拓展閱讀。這篇文章就針對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研究
隨著新課標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在教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尤其對于語文這種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的學科來說,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更是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讓學生的閱讀量增加,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的同時,增強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閱讀書籍,從書籍中獲取知識,感受知識的魅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促進學生實現綜合發展。
一、 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意義
語文這門學科在眾多的學科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語文教師要意識到自己身上所承擔的責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有必要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進行拓展閱讀教學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有助于學生實現綜合發展。
二、 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 閱讀教材中所出現的作者的有關文章
語文這門學科是一門注重知識積累的學科,所以在課前對知識進行預習非常的重要,學生在課前進行良好的預習有助于學生初步的掌握知識,進而能夠更深入地學習相關知識。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教室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整理出文章的作者魯迅的相關資料,以及文章的表達方式和文章的寫作特色等,并將整理出來的這些資料打印出來,讓同學們進行閱讀,能夠起到課前預習的作用,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向學生推薦魯迅的其他文章,例如《朝花夕拾》《吶喊》《彷徨》等,并引導學生仔細地品味文章的表達情感,讓學生能夠將所學文章與課外的文章進行對比,發現表達方式和藝術特色上的不同之處,這是一種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方式的體現,在豐富學生知識面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獲取到更多的有利的知識,更好地學習語文。
(二) 深入地挖掘更多的知識
語文這門學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當中能夠學習到很多自己平時不知道的知識,但是課本上的知識通常都比較淺,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有必要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挖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而能夠實現拓展閱讀教學,例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查閱不同地區的春節習俗,學生在查閱的過程當中需要閱讀很多的書籍,進而達到拓展閱讀教學的目的。
(三)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習慣成自然,這也能夠充分的說明習慣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要想更好地進行拓展閱讀教學,就有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過程當中可以與學生家長做好配合工作,教師在學校制定出學生閱讀的計劃書,家長也要在家中制定出學生閱讀的計劃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規劃,另外也要在家庭中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努力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這也有助于教師會更好地進行拓展閱讀教學。
(四)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這門學科與其他的學科比較起來顯得有些枯燥無味,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能夠熱愛語文這門學科,進而能夠更加主動地學習知識,更好地進行閱讀,教師要想更好地進行拓展閱讀教學,有必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組織一些文學活動,例如可以組織讀書比賽,通過開展讀書比賽不但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閱讀到更多的書籍,積累更多的知識,開拓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眼界。另外,通過開展讀書比賽也能夠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學生能夠在這種氛圍之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能夠更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拓展閱讀教學。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拓展閱讀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學生的閱讀知識面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實現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宏亮,劉江源.立足文本,讓對話教學更有效——再談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兩個關鍵詞[J].語文知識,2014,15(04):78-79.
[2]湯葉,李建元.在“對話”的天空中靈性飛揚——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對話式”閱讀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大學時代,2016,56(11):45-46.
作者簡介:
成珊珊,廣東省云浮市,廣東省云浮市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