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加深背景下,過去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現代教育、學生自身提出的需求,教師應主動尋找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針對新課標的新型教學方法,這一方法重視數學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目標。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對“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應用措施及注意事項展開分析,以期為各位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導學互動”;應用措施
新課改提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不僅承擔著傳授知識的角色,同時還需啟發學生自主思考,而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法顯示是不符合需要的。在這一背景下,教師應主動思考轉變傳統教學理念,采取先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導學互動”這一教學模式是基于激發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新型教學模式,下文將結合具體情況對這一模式的應用情況展開分析。
一、 “導學互動”的含義
“導學互動”指的是教學中,教師改變傳統的“教”,轉變為“導”的教學思路,其更重視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導學互動”的目的是將“導”與“學”結合起來,經過互動探究促進師生、生生間交流增強,從而構建良好教學氛圍,促使師生建立更和諧的關系。
二、 初中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的應用意義
在理科科目教學中,導學互動模式往往可取得優于文科教學的效果,且在新知識學習中的效果較好。初中數學屬于初中學科中的基礎學科,是培養學生邏輯能力、理解能力與理科思維能力的關鍵。傳統初中數學教學所用方法單一,很多學生認為學習難度較大,因此學習積極性不高。“導學互動”這一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進行了豐富,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重視師生互動,借助交流與討論,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寬學生思維空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讓教學更加具備趣味性、靈活性,且可鍛煉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與自學能力。
三、 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的措施
(一) 引導學生加強預習
預習是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在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時,預習的作用更加顯著,這使學生提前了解新知識、對掌握本節課程內容有一定的基礎。教師應提前研究透徹教材與知識點,結合學生認知水平及認知能力,為其設計導綱,并且明確標準課程重點與難點。在預習導學中,教師應對知識點安排梯度合理把握,注意循序漸進、從易到難的安排知識點,不能嘗試一口氣向學生傳達所有知識點,這樣會導致學生信心受到影響。如在講解“一次函數”知識時,應將復習函數概念作為問題導入點,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按照人數分組,回答正確的小組獲得積分,激發學生自學導綱并主動思考。另外,教師應通過到導綱讓學生明白新知識,如函數圖像特征、函數表示方法、函數概念等,這樣學生在自學時才能找對方向。
(二) 增強師生互動,創建活躍課堂氛圍
“師生互動”是新課標中的新理念,這一理念要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真正落實并不容易,需要教師與學生均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將學生放到和教師相當的地位上。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屬于課堂上的“主角”,學生只能安靜坐在課桌后聽講,很少有提出自身看法及觀點的機會,大家多是機械的聽講、記筆記、記憶,這樣的課堂往往是沉默、缺少生機的。在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時,教師應轉變角色,成為“引導人”,讓學生自行完成研究討論工作,若學生依靠自身無法解決問題,那么教師可稍微點撥,幫助學生明確思路。如在華師大版九年級上冊中全等三角形的識別一課中,筆者在課堂上不是直接講解全等三角形的知識,而是將學生們分成8組,又各小組成員共同學習教材,互相討論,總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標準、常見謬誤等,并選取各組代表上臺講解這一新知識點,最后筆者根據學生講解的內容來展開總結,并為各小組打分。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改變傳統枯燥的教學氛圍,還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團結合作意識,使得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同時還可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程度。
(三) 創造良好情景,導入教學內容
初中數學知識具有較高邏輯性與抽象性,有時學生難以通過自學理解知識點,即使在教師講解下,學生也難以真正理解。這就需要教師結合知識點為學生創建一定的情景,讓學生形象、直觀地了解知識點,并且運用知識點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創設情景時,應盡量貼近自然現象或實際生活,吸引學生興趣,使之參與其中。如在學習三角形知識時,筆者創設這樣的情景:一支鉛筆長16 cm,一支鉛筆長15 cm,這兩支鉛筆可以和桌面組成一個周長是65 cm的三角形嗎?提出這一問題后,可以先讓學生通過1分鐘思考與討論給出自己的答案。之后,筆者讓學生們自己用兩只鉛筆來做試驗并測量,通過這樣的試驗,學生就可以體會到,三角形的第三條邊永遠小于另外兩條邊之和。在講解周長相等的不同圖形面積大小知識的時候,筆者取出8條長度相等的繩子,分別發放給每個小組,讓各小組發揮自己的想象,用這根繩子來組成某種圖形,并盡可能讓這個圖形的面積大。最后,讓各小組去比一比、算一算、測一測,看看哪種圖形面積最大。通過這樣的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學生反映自己學得很開心,同時對數學知識有了更深刻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很多學生表示通過學習才知道,原來數學知識和我們的實際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四) 及時反饋
課后教師應對學生表現與成果給出評價、指正,對課堂實施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并讓學生展開自我歸納,及時發現自身不足與存在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學習一段課程之后,教師應組織測試,給予反饋,讓學生查漏補缺。
四、 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中的注意事項
(一) 問題情境具有創新性
數學這一學科本身具有較強邏輯性,和其他學科相比較為枯燥,情景教學法為有效教學措施,是導學互動模式的重要方法。但需注意,在應用這一教學方式時應確保問題情境不落俗套,有創新性。
(二) 問題具有一定梯度
初中數學知識點難度逐漸增加,不同知識點間有一定關系。教師應結合所學內容,采取梯度性提問方式,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展開學習。如在學習華師大版九年級下冊圓的知識時,筆者逐一提問:圓和點位置關系是什么?圓和圓的位置關系是什么?圓和切線的位置關系是什么?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展開學習,可以啟發學生思考。
五、 結束語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新型、科學的教學模式,是基于一些現今教學思想,對諸多成功教學模式有機整合發展而來的,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這一方法,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其思考能力、團隊合作意識,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柏華敏.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15(29):74-74.
[2]李益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8):48-48.
[3]鄧挺.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1):95-95.
[4]楊湖.數形結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6(3):63-65.
[5]孫祖剛.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5):114-115.
[6]于遠建.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251-251.
作者簡介:
張生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岞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