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教學理念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情境生活化、學習過程生活化、學習成果生活化等方面探討初中數學的教學生活化的策略,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學習數學中成長,為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
無論是“教育即生活”還是“生活即教育”,都說明教育與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數學與生活更是密不可分,可以說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都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是我們學習、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學好數學是一項基本的生活技能。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數學生活化教育理念,讓我們的數學學習與教學不再盲目,我們的數學教育就是要為生活服務,同樣我們的數學必須來源于生活,屬于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必須以新課程改革生活化導向理念為指導,緊密結合初中學生的個性特點與興趣愛好,更加重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運用生活化的理念、內容、方法、情境等進行數學教學改革。
一、 回歸生活——教學理念生活化
生活和數學是離不開的,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初中數學教學必須以新課程改革生活化導向理念為指導,初中數學教學應該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做到數學教學生活化。因此,在新課程數學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我們必須轉變傳統應試導向的觀念,更需更新教學理念,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共同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能學以致用。同時,通過數學探究、實驗、實踐、研究性學習等活動引導學生利用數學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深切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 源于生活——教學內容生活化
初中數學的學習內容應與生活緊密相關,教學內容既源于學生的現實生活,又可用于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走向未來。所以,在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在生活的體驗中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斷開展更多更新的數學教育內容,同時又走進生活,把自己所學知識與技能廣泛應用于生活。例如,在教授“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結合現在比較流行的家庭旅游,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生活問題,周末和親戚一起去海洋館玩,一種方式是大人全票,小孩半票,一種方式是全部團購,按原價的五分之四,全票的價格80元,請你分析哪種更合算。該題與生活緊密聯系,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總之,所有與生活相關的數學都能成為學校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盡力做到家庭生活內容和學校教學內容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 融入生活——教學情境生活化
情境是聯系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之間的重要橋梁,是將數學知識轉化為現實應用的重要載體。現實生活中到處有數學知識,到處存在著數學思想,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在教授“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新課導入中,我設計了以下情景:甲、乙兩鎮要合建一所中學,但在學校選址上意見不統一,甲鎮人為了自己出行交通方便,希望建在A處,乙鎮人希望建在B處,請同學們調解一下,應建在何處,到兩鎮距離是一樣的?同學們聽后躍躍欲試,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體方案。我就順勢而行,只要我們學會線段垂直平分線的知識,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了。
四、 走進生活——學習過程生活化
為了使每個學生都喜歡并學好數學,學習過程盡量要生活化。數學課堂不應僅僅是學習的空間,更應是學生“生活”的家園,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感受學習生活的快樂與幸福。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增加了“打折”的學習內容,模擬了整個商店打折促銷的過程,讓一位學生充當營業員并出示一些商品的單價及打折情況,讓部分學生扮演顧客,教師組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儼然變成了商店。在模擬過程中,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去理解商品的成本、售價和利潤等,學生積極討論“每件商品的成本、售價和利潤之間有何關系?”“利潤是如何產生?”等問題,這時學習商品的成本、售價和利潤等已成為學生的自身需要。當學生理解了商品的進價、售價和利潤等后,對商店內商品打八折銷售,以及打折銷售的商品中顧客是否真正得利益等細究起來。于是又激起了學生的求知的欲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自始至終主動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數學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及目標,結合學生現有的數學基礎和生活經驗選擇多樣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一種寬松、開放、生活化的教學氛圍和各種教學情境,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親身體驗生活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不再害怕數學,從而愛上數學。
五、 用于生活——學習成果生活化
“學以致用”是數學學習的主要目標。在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感悟,并引導他們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去分析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同時,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去探索。例如,我周末布置了這么一道作業:某人有五萬塊錢想存銀行,請同學們到銀行調查一下一年到五年存款的年利率,按照要求設計出存款方案。(1)設計三種存款方案,計算50000元錢存入銀行五年后的利息與本金之和(假設利率不變);(2)選一個最佳的存款方案,并說說這個方案有什么優點。這道題中滲透了數學知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通過親自調研、分析、設計方案,激發了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生活能力。
數學學習只有回歸生活,才能體現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育本質。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必須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立足于學生的現實生活,讓數學課的教學理念回歸生活、教學內容源于生活、教學情境融入生活、學習過程走進生活、教學收獲用于生活,讓學生走進生活學數學,不斷提高初中生的數學能力和生活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鄒芳興.初中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探析[J].考試(教研),2010.
[2]曹一鳴.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與數學化[J].中國教育學刊,2006.
作者簡介:
劉霞,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