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育部門也合理調整了初中的教學目標。以英語教學為例,不再過分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逐漸將注意力放在如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對英語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上。對此,廣大英語教師紛紛響應號召,對自身的教學水平進行優化,但是由于部分客觀原因的存在,使得教學效果并沒有明顯提高。因此本文將對如何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有效性;策略探討
英語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其并不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背誦程度,而是重視學生是否能夠在實際生活中熟練地運用英語,但是受傳統教學手段的影響,使得當今教師在教學時還存在諸多問題。英語課堂作為一種語言學習的課堂決定了其教學應是一種多層次、多功能、綜合運用各種感官的活動,是教與學雙向作用的復雜而又具體的過程。教學專家余文森教授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要實現這一轉變,關鍵在課堂,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審視課堂教學觀,尋找更科學的教學策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因此,廣大教師應從實際進行分析,及時優化自身的教學水平,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一、 教師應擺正對英語教學的認識,明確教學目標
根據調查顯示,當前多數學校的英語教師受傳統文化意識的影響,普遍對英語教學存在一個錯誤的認知,他們認為,初中生學習英語只要能夠應付考試即可,故而不重視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但是這種認知是錯誤的。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往日益密切。而在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條件就是英語,所以,幫助初中生學習英語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廣大英語教師應該及時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擺正對英語教學的認知,并注意到英語教學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英語教師還應該樹立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并將目標細化,幫助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學習,進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二、 教師應優化自身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對英語教學的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師生授受,即為教師講授,學生聽講即可。但是初中生的年紀普遍在13~15歲之間,正是處于好動的階段,所以傳統的教學手段對其并不適用。除此之外,英語是一門具有較強活躍性的學科,所以若使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授,會使英語課堂的氛圍過于壓力,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優化自身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
舉例說明,當教師在講解單詞時,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單詞朗讀,當學生對單詞有一定印象后,教師可以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寫有單詞的卡片,并將其隨機發給學生,然后帶領學生玩“蘿卜蹲”的游戲。這種教學方式補救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也能夠幫助學生強化對單詞的記憶。此外,在游戲過程中也能夠間接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以及思維能力。
三、 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鍛煉運用英語的能力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都會使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將知識硬塞進學生腦中,不在乎學生是否能夠掌握所學知識,也不在乎學生的感受。久而久之,學生感覺不到被重視,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甚至會開始抵觸學習。因此教師應該對此情況進行一定程度的整改。
若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一定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將自己擋在輔助地位,幫助學生鍛煉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比如,當教師在講解對話時,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其自行分配角色,并進行表演。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自身的口語能力,進而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四、 教師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應該放低自己的地位。根據調查顯示,當今很多學生存在“怕教師”的心理,他們認為教師過于嚴肅,所以當出現問題時,不敢上前詢問,所以教師應該重視這一問題。其次,教師可以對學生的生活加大關注力度,切忌只關心學生的成績,讓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接受教師,這樣也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此處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該告知學生,在上課時應仍舊保持師生關系,切忌因為跟教師關系較親密,而不重視課堂學習。
五、 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評價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起著不可低估的調節作用,是教學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課堂教學中只重視教學內容而全然不顧教學對象那是盲人摸象,而只重視教學對象而忽視教學內容那是竹籃打水。一堂高效優質的英語課,要求教師會科學地利用評價,把學生與學習內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合二為一。讓自己的教學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反思我們低效甚至無效的課堂,要么“對牛彈琴”、要么華而不實;要么教師自己唱獨角戲,要么曲高和寡所學無物。為此,教師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評價方法,捕捉學生學習的閃光點,及時檢測學習狀況,達到師生共參與,教學相和諧。
六、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對外貿易行業的不斷擴大,使得我國對外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對此,各大教育機構應加大培養學生英語能力的力度,教師也應該不斷地優化自身的教學水平,幫助學生提升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進而為我國培養高素質的專業化人才。
參考文獻:
[1] 任希華.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6).
[2] 柯靈.情感效應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安徽教育,1997(5).
[3] 魯淑文.初中英語教學初探[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4).
[4] 王立群.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探討[J].攀枝花大學學報,2000(4).
作者簡介:王萍,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民勤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