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萍 黃玲
摘要:現在是網絡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各種各樣的影視、網絡動畫、動漫,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特別是電子白板在學校的廣泛運用,更讓學生喜歡上了語文、音樂等科目,他們可以播放課文視頻,欣賞音樂歌曲,還可以跟著電腦學習排練舞蹈。但在學校的各類學科中數學是一門最枯燥無味的學科,既沒有趣味性,內容也沒有其他學科那樣豐富多彩,面對一個個數字,一道道算術題,學生都望而卻步,都不愿意去學,學習數學成了學生的一種負擔。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值得我們一線數學教師好好去研究和探究。
關鍵詞:激發;數學;興趣
學生都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果沒有興趣,你讓他做什么都是枉然,如果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教師硬逼著他們去死學,他們會覺得枯燥無味。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數學的學習內容頁越來越復雜,難度也逐漸增大,那么我們數學教師如何采取種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現整理出來與大家共享,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 巧設導入,誘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師在上每節課之前要設計好導入環節,把學生的興趣引到課堂上來。我每次上課前不是講一個小故事,就是讓學生做一些數學小游戲,或者讓學生做一些律動,當學生興趣高漲時,我趁機引入授課內容。例如:比較同分子分數的大小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我先出示幾個分數,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我讓學生說說那個分數大,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十六分之一大”,我說“真的是這樣嗎?我認為二分之一大?!睂W生和我爭執不下,我說你們可以自己實驗,當學生產生了探究的興趣時,我拿出幾個餅子讓學生分組自己探究,當他們得出結果和老師的一樣時,他們都低下了頭,我鼓勵說“孩子們,說錯了沒關系,但你們動手驗證了老師的說法,知道了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你們真的了不起!現在老師獎勵你們吃餅子”。學生歡呼雀躍,吃起了餅子。
二、 創造情境,提高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能精心創設出各種各樣的教學情境,學生就會很自然地步入學習新知的最佳狀態。如在講關于“相向而行的行程問題”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我先找兩個最活躍的男生,讓他們一人站在講臺的左端,另一人站在講臺的另一端,讓他們都向對方走去,告訴學生這叫相向而行,然后再通過表演,提問:(1)相向而行的出發時間有幾種情況?(同時出發,不同時出發);(2)在他們兩人都向對方走的時候,又有幾種情況?(相遇、中間還有一段距離,擦肩而過),這樣表演再因勢利導,如果是兩輛汽車或兩輛火車相向而行呢?學生有了想尋找答案的興趣,就會很快地進入老師預設的課堂教學中去。
三、 指導實踐,增添興趣
新課程指出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不應當是老師一言談,把方法算法強加給學生,而是指導學生自己探究學習,讓他們在動手實踐中學習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指導者和引導者。例如:學習4的乘法口訣時,我們可以把學具發給學生,讓學生分組自己去探究,第一排擺4個,然后第二排再擺4個,讓學生自己操作得出4的乘法口訣,老師最后加以總結。這樣的課堂學生喜歡參與,教師也教得輕松。掌握了這樣的方法,后面繼續學習5,6,7,8,9的乘法口訣時,學生很快就能得出結果,而且也掌握的很扎實。
四、 課外活動,激勵興趣
數學這門學科比較抽象。數字也枯燥無味,如果一節課,老師只顧干巴巴地講,學生更會厭煩,但如果在活動中教學,那情形就大不相同,如在數學活動課上,我講“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體積”時,我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每個同學都和一團泥,制成一個圓柱體,然后再用小刀慢慢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看剩下的泥能再捏幾個和削成的圓錐一模一樣的圓錐?最后根據削成的圓錐,捏成的兩個圓錐,同學們自己總結出了:(1)等底等高的圓柱體是圓錐體體積的3倍;(2)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3)剩下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2倍;(4)剩下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二,通過活動,學生自己制作學具,既豐富了表象,又激活了思維,提高了興趣。
五、 融治關系,鞏固興趣
一個班的學生中,有成績好的學生,也有成績差的學生。優秀學生教師誰都喜歡,可那些學困生就沒有好的待遇了。我們好多教師往往只關注優秀的和中上等的學生,而常常忽略了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于特別差的學生老師純粹放棄。我們平時要多關心關注那些學困生,和他們搞好關系,讓他們對數學慢慢感興趣,然后鼓勵他們嘗試喜歡上數學課。如我班學生王星,期末考試時,他的數學只考了59分,他本人覺得回家過年親戚們問起時,臉上不光彩。于是他找到我,讓我給他加一分,我滿口答應,但我必須提個條件,我對他說:“小星,給你加一分可以,但必須借一還十?!彼麧M懷信心地說:“一定借一還十?!钡诙W期,開學后,他學習非用功,作業寫得好,完成得很及時,經過兩個月的努力,他期中考試令我大吃一驚,他的數學成績是85分!可見,師愛的力量有多大。
涓涓愛意暖人心,只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對學生有著一顆慈母心,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一定能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而且能達到師生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唐偉麗.探究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5(73):77.
[2] 相建周.探究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文理導航(下旬),2016(7):40.
[3] 丁思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92-93.
作者簡介:張會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金沙鎮李家磨小學;
黃玲,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第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