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化學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的學科,尤為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高中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促進高中學生對化學知識理解與掌握的效果,值得我們的討論與研究。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
一、 化學實驗課程概念的界定
化學實驗課程主要通過開展實驗操作活動,以一種生動形象的方式揭示化學學科基本規律與原理,并透過化學實驗反應來展現背后的原因以及關系。從化學實驗課程特點來看,其主要是通過化學語言的運用來分析與描述現象。基于新課程標準之下,教師在開展高中化學實驗課程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位置,調動學生的思考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幫助學生構建化學學習的知識框架體系。
二、 高中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策略
根據高中化學實驗課程的特點與要求,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實現教育目標,教師可利用建構主義的基本理論,根據化學實驗課程的特點和規律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和引導,提升教學質量。為此,在化學實驗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提出如下教學策略:
(一) 重視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隨著高中化學教學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應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作好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實踐,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鞏固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在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下,教師和學生平等地進行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比如,對于金屬鈉這一實驗的課題方案設計時,教師可以先將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而后引導學生展開熱烈的探究活動。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將各個小組的設計方案排列在一起,而后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與比較選出最佳的設計方案。在整個探究活動過程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提問與質疑的空間,對于學生提出的觀點要加以重視,這樣不僅深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而且提高學生的構建知識的能力,同時對于培養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能力極為有利。
(二) 注重課本實驗整體開發,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在化學實驗過程之中,針對于課本實驗的各種異常現象,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從而讓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精神品質。比如,在開展關于銅與濃硫酸的反應過程之中,對于試管底部的黑色沉淀,大部分學生都感到十分的迷惑,這個時候教師要充分把握這一時機,向學生解釋化學實驗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會出現異常。在學生對異常現象進行仔細觀察時,教師要利用這一機會培養學生勤于思考與質疑的習慣,鍛煉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化學問題能力,這樣不僅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且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習的無窮樂趣。
與此同時,教師在開展化學實驗活動過程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的展開自主探究活動,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親自感受化學知識,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在實驗活動之中掌握研究問題的方式。比如,在學習鹵素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提供學生實驗所用的各種藥品,而后鼓勵學生大膽的動手動口動腦與動筆,讓學生自主的演示實驗、探究實驗,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與創新能力。
(三) 采用微型化學實驗,保障化學教學質量
微型化學實驗是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體指的利用最少量的化學試劑獲取最為清晰明顯的化學信息與反應結果。就微型化學實驗特點來看,其主要包括下面幾點內容:第一,實驗藥品的微量化;第二,實驗儀器的微型化;第三,實驗排廢的微量化等。與傳統的化學實驗相比,微型化學實驗有著更高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且更加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
在開始化學實驗之前,教師要先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并向學生闡明觀察方式與方向,并向學生交代實驗的注意事項。在化學實驗過程之中,學生要按照觀察目標與步驟進行仔細觀察與操作,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對化學現象進行分析與解釋,由感性認知上升為理性認識,而后做出化學實驗總結,從而推進學生觀察能力提高。
比如,對于“氯氣與水反應”這一實驗,教師先向學生交代觀察要素,并提出幾個相關問題,而后可以引導學生先自主操作微型實驗。學生在化學微型實驗之中可以清晰的觀察實驗現象,這樣對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通過開展微型實驗,不僅深化學生對教學內容認識,而且點燃了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并且在這個過程之中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與實驗操作能力。
(四) 開展多媒體教學實驗,優化實驗教學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在化學實驗課程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創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化抽象的化學知識為生動形象化,一方面讓學生對化學知識有更為直觀的認識,另一方面幫助構建了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從而為化學實驗課程教學質量與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比如,在學習原電池這一部分內容,教師要先明確教學的重難點,而后利用投影儀以及課件向學生模擬原電池形成的閉合回路圖,讓學生對原電池的本質有更為清楚的認識。此外,教師可以通過運用視頻向學生播放不同型號原電池的具體工作情況,讓學生對知識內容有更為深刻全面的認識,一方面豐富學生信息獲取渠道,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想象能力,從而為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質量與效率提供重要保障。
(五) 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有關的心理學家指出,學生在學習中所獲得的成就感會成為激勵學生不斷地努力奮進的強大動力。為此,要想實現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要重視在化學實驗課程教學之中提高學生的成就感,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活動之中,要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構建起完善的評價體系,盡量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鼓勵與評價,讓學生在實驗中收獲成功的喜悅,這樣既可以點燃學生探究的熱情,又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
三、 教學展望
基于新課程標準,為了保障高中化學實驗課程教學質量,教師要充分的尊重學生主體位置,在夯實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的同時,鼓勵學生大膽的創新。除此之外,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積極改進傳統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出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價值。同時,教師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展開合作交流與探究等學習活動,大膽創新傳統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
作者簡介:蔡珺,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