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教育對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小學基礎教育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不僅承擔著組織、管理責任,也承擔著塑造學生心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的責任。因此,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融入,更有利于促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
素質教育背景下,在小學基礎教育中,德育教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在小學教育工作中,我們必須將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更要充分發揮其德育教育的作用,要將德育教育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普遍提升。
一、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小學生年齡尚小,因此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中,小學班主任一定要明確一個原則,那就是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需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欣賞學生,這一點,也是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礎。小學生雖然年齡尚小,但是自尊心都比較強,由于現在的小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一些小學生還比較敏感。小學班主任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要懂得尊重學生,愛護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有效地開展德育教育奠定基礎。在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做到充滿愛心,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對待每一位學生,懂得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關系,做到不偏心,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的學習成績好,還是學習成績差,都要平等對待。不能夠只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給予關心關愛,學生學習成績差就嚴厲指責,那樣容易挫傷差等生的學習積極性,或者適得其反的教育效果。學生只有感覺自己被尊重,被關心,被重視,才愿意將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導。這樣,不僅有利于教育教學的有效開展,更有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不僅要注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要盡量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多營造情感溝通的機會,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受先天自身素質、努力程度、興趣愛好等因素影響,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會存在一定差異,班主任不僅要正確面對這一現象,還要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不同性格的學生,不同基礎的學生,班主任要有不同的教學手段,尤其是那些叛逆心比較強,或者有著一定自卑心理的學生,班主任更要付出內心與愛心,給予學生更多的情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能夠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二、 努力營造德育教育環境,注意選擇合理的評價方式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要想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就必須努力營造教育環境,使學生自覺遵守班級紀律,樹立主人翁意識,通過環境的熏陶,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能夠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不斷增強學生團隊意識,要注重班級環境建設,積極采取談話和家訪的形式,促進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同時也可以在班級里定期舉辦班會,以班會的形式調動學生參與德育教育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總之,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班主任要學會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積極運用網絡技術,利用微信QQ等網絡平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或者定期開展德育辯論大賽,以創新教育形式,激發學生參與德育教育的積極性,使學生對職業教育內容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以便于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有效增強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在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班主任還要學會選擇合理的評價方式,小學生年齡尚小,難免會有做錯事情的時候,在批評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注重語氣態度,要避免用詞犀利、刻薄,對學生進行批評和評價,要注重語言的技巧性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莫采用指責的語氣評價學生不足,在評價過程中,要盡量使用委婉溫柔的詞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心悅誠服,站在一個公正的角度思考自己的過錯。如果教師采用激烈的批評方式,反而會引起學生抵觸情緒,影響德育教育效果。
三、 有意識地培養優秀班干部,調動學生德育實踐活動參與熱情
對于班主任來說,班干部是最有用的小幫手,在班級中發揮著模范帶頭作用,因此,在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能夠有效發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在不影響正常學習的情況下,有意識地培養優秀班干部。選拔幫你看,首先要注重其思想道德素養,進行合理的選拔。班級干部既可以自我推薦,也可以通過同學間競爭評選的方式進行選拔。一要考察其能力水平,二要考察其思想道德素養,只有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才符合當干部的選拔要求,選拔出來的班級干部,才能贏得班級同學的信任,也能夠有效帶動班級德育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不僅要注重灌輸學生德育思想,更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德育教育實踐活動,以實現內化德育教育的功效。開展德育教育實踐活動,活動的內容不僅要生動有趣,還要豐富多彩,只有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優化更新德育教育方式,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愿意接受德育教育。同時,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融入,不僅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還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例如:帶領小學生去歷史博物館,針對小學生有效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或者針對小學生開展誠信教育,引導小學生互相幫助,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等等。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可以在校內進行,也可以到校外去進行,例如:帶領學生去郊外植樹,或者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在保證小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帶領學生進行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實踐,增強德育教育工作效果。
四、 結語
總之,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融入,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模式,不斷豐富德育教育內容,只有班主任注重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不斷豐富德育教育模式,才更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實效性,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 覃春柳.優化班級管理主導德育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學園,2013(28):149-150.
[2] 姚中華.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才智,2015(23):89.
[3] 仲琳琳.論加強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青春歲月,2014(21):209.
作者簡介:黃雪梅,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響水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