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作為開展德育工作的主要責任人,擔負著學生思想、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教育工作。作為初中班主任要在明確學生年齡特點的同時,提高德育工作的思想認識,在工作中優化管理辦法,切實做到勤思、勤查、勤治理,提高班級管理藝術,運用嫻熟的管理技巧促進班集體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管理藝術;技巧
學校德育體系的構建中需要各層管理人員充分發揮自身的責任意識和管理藝術。班主任作為德育體系中最為基礎和重要的一環,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德育教育關系著學生能力的發展,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夠更好地端正學生的行為、塑造學生良好的品格,為學生的進步、技能的掌握、未來的發展提供極強的輔助。
一、 初中班主任工作面臨的困境
班主任工作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班主任工作關系著學生思想的塑造、行為的規范,以及人格品質的鍛造,因此,關注班主任工作就是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祖國的未來。但是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一些普遍性問題。對于初中班主任工作而言,班主任的素質決定著班級管理的品質、學生培養的效果,只有通過業務學習,保持管理辦法的科學有效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和德育發展的要求,但是部分班主任不重視業務能力的提升,淡化管理理論學習,將重心放在規避失誤上,這就讓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陷入困境。只有解決班主任業務能力不強的問題,才能使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呈現蓬勃的態勢。其次是管理辦法陳舊,在班級管理中,方法是很重要的,良好的方法能夠讓班級管理工作步入正軌,同時具有很強的規范性,讓學生能夠自覺遵守,但是班主任在管理中沒有在創新方法上下功夫,沿用以往的方式,讓班級管理毫無生機。此外,在學生自主管理上仍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學生既是學習的主體又是管理的主體,尤其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了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那么在班級管理中就要將這種能力付諸實際。
二、 班主任管理工作原則
(一)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發揮學生的自我約束意識,提高團結互助的能力,為學習、表達、人際交往等能力的有效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但是一直以來,受傳統管理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教師的主體地位也延續到了班級管理之中,“一言堂”在班級管理中仍被使用。這種管理方式完全是從班主任的角度出發,單純地想讓學生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在學校工作中不出差錯,但是這種管理模式卻忽略了學生的主觀體驗,并不適合對初中階段學生的管理,對于提高學生素質與能力更是毫無益處。所以,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要在創新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關注學生的體驗,從學生自身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班級計劃的制定和設計,這樣才能達成德育的預期目的,實現班級管理效率的整體提升,進而提高學生的約束與管理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 加強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的互動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依靠的是班主任的有效引導,而在引導過程中保持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是十分重要的。在各級管理體系中,受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始終有距離感,普遍缺乏互動性,在班級管理中難以達成共識,甚至存在班主任不理解學生,學生不尊重班主任的情況,尤其對于班主任工作這樣具有綜合性、復雜性的工作,師生互動對于提升班級管理質量和效果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想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發揮藝術性和技巧性就需要在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有效調動學生對班級管理的積極性,進一步規范班級紀律,營造更為融洽的班級氛圍。
三、 強化班級管理藝術與技巧的措施
(一) 尊重學生,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班級管理就像一列火車,班主任是起到引領的作用,每節車廂都是一個學生,只有每個人在前進的路上不掉隊,使出渾身解數,那么班級管理的目標才容易達成,那么要想提高學生的作用,就要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成立班務委員會,細化學生的責任,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班級管理的一分子,提高自身的約束力,幫助班主任完成班級管理工作,為此我們就要在班干部的任命上做足功課,學習好、品行端正的學生自然是班干部的首選,但是對于那些對班級事務熱心的學生,我們同樣可以給予任用,幫助同學提高自身的認識與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 讓情感溝通成為班級管理的有效輔助
情感交流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輔助,也是管理藝術得以發揮的手段。情感是維系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橋梁,也是解決問題的跳板。班主任工作細致繁瑣,是面對事物與心靈的雙重管理,初中生難免會出現一些情緒和心理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一旦爆發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因此,班主任要做好與學生情感的交流。對于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班主任可以采用主題班會、交流會的形式對學生的情緒進行疏導,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解決。面對一些個別問題的時候班主任可以借助心理信箱、談心的形式與學生進行細致的交流,幫學生排解內心的煩惱,提高班級管理的品質。在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時候,班主任要重視自己的態度,只有讓學生體會到如沐春風,才能讓他們真正接受自己的老師,并把老師當作自己的朋友,進行開誠布公的暢談。活動是提高學生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一旦面對競爭,集體就會變成一道堅固的堡壘,同學間相互幫助,一同進步。基于此,活動的開展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作為班主任要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時,針對一些問題制定科學有效的活動,在傳統的主體班隊會基礎上,可以借助一些新形式,比如網絡交流、平臺測試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讓班級變得更加團結。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自我意識勃發的階段,班主任在尊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要從自身找問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創造性地完成德育工作,讓管理更具藝術性和技巧性,讓班主任工作變得更為得心應手,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謝云庭.班主任如何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J].中外交流,2017(45):108.
[2] 姜小偉.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10):292.
[3] 伍秀興.淺談初中班主任工作總結[J].魅力中國,2017(45):133.
作者簡介:何麗玲,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民族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