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數學教學應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增強數學課堂的生動性、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傳統的數學枯燥無味,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距較遠,致使學生對數學學習逐漸下降,數學成績難以提高。因此,將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成為當前廣大教師的共識。本文將結合教學實際,探討和分析如何將小學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關鍵詞 小學數學;生活實際;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055-01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當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距較遠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學生課堂參與性逐漸降低,學習興趣下降,思維不活躍,難以融入到教師營造的課堂情境中,不能及時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因此,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就需要教師創設生活情境,將生活中的數學運用與教科書上的數學知識相聯系,并引導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一、通過挖掘生活素材,營造生活化教學氛圍
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離不開生活化的教學氣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重要基礎,也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條件之一。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形成良好的教學環境。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教學設計。傳統陳舊的課堂教學模式不能適應新時代小學數學教學發展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對學生一視同仁。如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應努力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問題中來,對于較難的問題,可以選擇基礎性知識掌握較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回答,避免因問題過難而打擊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營造生活化的課堂氛圍。教師要想營造生活化的課堂氛圍,不能給予學生嚴格的限制,如果設置過多的限制,學生便難以發散思維,與教師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動。例如在講授《確定位置》這一課時,我估計學生積極發言,可以直接站起來大膽說出自己位置。學生在低年級時已經學會了類似“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來描述物體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經獲得了用自然數表示位置的經驗。由于本課要求學生將已有的類似“第幾排第幾個”方式描述位置的經驗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數來表示位置,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抽象思維能力。首先,我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站起來用“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說出自己的位置,并讓同學們確定他們所說的自己的位置是否正確。緊接著,我請大家記好自己的位置,從前往后數,這是第一排、第二排,依次往后數,明確自己是第幾排。面對我大家從左起,這是第一列、第二列、依次往右數。一旦我說出位置,坐在該位置上的同學應馬上做出我要求的動作。如,第二排第三列的學生請起立,如果你認為你自己符合條件,你就起立。這一游戲的設置,有利于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游戲中,通過與自身的實際座位情況,樹立了空間觀念,明確了學習目標。例如《多邊形面積的計算》一課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只學習計算公式顯得枯燥無味,學生難以真正掌握。而我在教學時,一開課就創設了有趣的熊大和熊二比賽粉刷墻面的生活情境,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分別代表熊大和熊二,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兩個小組要想分出勝負,看誰最先算出這些多邊形的面積,哪個組算的又快又多,哪個組就勝利。這樣生活化情境的創設,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還能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
二、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具有愛玩好動天性,將數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教師可以選擇學生喜歡的游戲情境和故事情境進行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讓學生在玩耍的同時獲得知識。如在學習《分數的意義》這一課時,我為學生創造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小明要舉辦生日聚會,他邀請了7名同學參加聚會,此次聚會總共有8個人。媽媽為小明的生日聚會定了一個生日蛋糕,請問小明應該將生日蛋糕分成幾份,每一份表示多少?學生們在實際生活中都過過生日,也遇到過分蛋糕的情況,這一故事情境的設計,使學生很快能夠融入課堂的問題情境中,積極回答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在實際的情境中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生活化的情境,把抽象的內容通過視頻和動畫等形式展現出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認識小數》時,我首先為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復習三年級學過的知識。情境是這樣的:星期六,田田和媽媽到超市去采購物品,但是田田不認識價簽上的數,不知道具體是多少錢?你能幫助她嗎?接著我用多媒體出示準備好的一段逛超市的視頻,讓學生邊觀看視頻邊幫助田田說出商標上的數表示幾元幾角幾分。這樣學生就能快速回憶起之前所學,自然深入到認識小數的課題學習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創造良好生活式教學氛圍,充分挖掘課本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習數學新知,鞏固已有知識,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和分析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此外,活躍的課堂氛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田秋香.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結合.新課程(上),2016.
作者簡介:劉忠學(1971-),男,漢族,甘肅省寧縣人,本科,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