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麗彬
摘 要 目前小學生數學的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單一,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游戲融入數學課堂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寓教于樂,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 游戲;小學數學;興趣
中圖分類號:G613.7,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083-01
目前小學生數學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如何改變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這是我們一線教師要思考探索的。馬丁·加德納說過,向學生提供有吸引力的智力題、教學游戲、笑話、悖論、魔術、打油詩,避免那些無用而呆板的東西,是喚醒學生的最好辦法。將游戲融入數學課堂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寓教于樂,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
一、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能力弱,樂于動手操作或游戲。如果課堂教學中靈活融入游戲,學生一定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
(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約翰·杜威提倡在“做”中學,只有“做”的過程才能讓兒童學到真正的知識。游戲創造了“做”的環境,游戲中學生沒壓力,大膽想象,大膽嘗試,充分激發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三)提高學生應用意識
數學游戲中融入大量生活實際,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感受數學來自生活,激發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游戲如何融入小學數學課堂
(一)課堂游戲導入
用游戲情境引入教學,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例如教學《平均分》時,在課堂導入的環節融入“踩氣球”游戲,將8個氣球按照1,2,2,3分給學生,讓學生發現不公平問題,引發平均分的思考,感知平均分的意義。“平均分”的概念相對抽象,游戲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二)利用游戲鞏固練習
將課堂練習和游戲結合,既提升學習趣味性又減輕學習壓力,讓學生輕松鞏固知識。例如“學校有994人,請你說說大約有多少人?”這道題,出現1000和990兩個答案,于是學生展開辯論游戲,通過自主辯論,激發學生求勝欲,讓學生積極參與練習,發散思維調動所學知識,在辯論中鍛煉思維能力,獲得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過程中利用游戲吸引學生注意力
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出現疲憊、注意力分散、等現象時,教師可巧妙融入游戲。例如教學《找規律》中途,學生出現疲憊、注意力分散的情況,我設計小游戲“給自己掌聲”:讓同學創造有規律的掌聲,邊拍手邊找規律。借助游戲,讓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再度集中,緩解了疲憊,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四)利用游戲鞏固升華知識
游戲也是學生鞏固知識的有效形式。例如“認識人民幣”的復習課中,設計游戲“大賣場”,每人帶舊物1-2件并定價,帶20元到校,將物品分為五組,每組設收銀員記賬收錢,其余人在大賣場購物。學生在買賣過程中,加強對人民幣的認識,熟悉人民幣計算,有了這樣的游戲經驗,學生自然會將知識應用于生活。
總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趣的、有效的游戲情境,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產生、應用的過程,讓課堂充滿活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將游戲融入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把握分寸,適可而止
運用游戲教學,教師應把握好“度”,游戲只是手段,掌握知識才是目的,不能喧賓奪主,合理排游戲時問,有節制、有目的地進行數學游戲。
(二)精選游戲內容
使用游戲要精心設計,緊扣教材,形式要生動活潑,又要整齊有序,活而不僵,動而不亂。既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還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三)創造輕松氛圍
教師應當參與到游戲中,讓學生感受師生平等,創設輕松的游戲氛圍,同時教師參與,可以對學生的思維活動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
(四)明確游戲目標
數學教學游戲,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不能為游戲而游戲,每個數學游戲的背后,必須有明確的數學目標,讓學生經歷由玩游戲到掌握知識的過程,幫助學生學習數學,提高數學素養。
課堂教學實踐表明,游戲在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有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還能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促進師生關系,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有很大好處。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游戲,精心設計教學,可以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有效調節課堂氣氛,讓學生快樂學習,進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莊淑琴.教育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J].數學教學與研究,2013(85):64-65.
[2]王飛燕.游戲在小學教學中的意義[J].百花園地,2013(0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