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上樂
摘 要 隨著課改的深入發展,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有了新的突破,從傳統的“填鴨式”死記硬背轉變為實踐性教學、應用性教學,從傳統的一刀切轉變為尊重個性、尊重差異化的教學。差異化教學模式是基于學生不同學習發展需要基礎上的因材施教運用,能夠彰顯學生的課程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和高效性。
關鍵詞 新課堂模式;初中英語;差異化;多元智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085-01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以尊重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為前提,注重面向全體學生,激活學生積極學習情感。透過上述信息,我們可得出,從學生的客觀存在差異性出發,優化課程教學策略,能夠在有效增強其英語學習自信心基礎上,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內生動力。
一、多元智能理論概述
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霍華德·加德納教授經過長期的探索和研究,終于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這一觀點。并且在《智能的結構》一書中,論證闡述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論的基本結構。加德納認為,傳統的“一元智能”觀點認為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才是智力的核心。這種狹隘的認識,使評估智力高低的標準也僅僅是以這兩者整合方式而存在的能力為評判標準。然而,在多元智能理論體系中,個體身上相對普遍獨立存在著的、與特定的認知領域或知識范疇相聯系實際上共有八種智力。除了上文提到的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之外,加德納教授認為我們每個人還擁有其他六種主要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他還提出了“智能本位評價”理論,即對學生進行“情景化”評估,用以全面正確地認識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出現的問題,改進之前固有的教育評估功能和方法。加德納認為,八種智能在個體的智能結構中是占有同等重要的。雖然不同的個體在表現形式上有著不同的智能特點和獨特的表現方式,但是在多元智能理論下,每個人都是聰明的。盡管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差異,不應該讓學生的差異性成為教育的負擔。反之,應當成為另外一種寶貴的資源優勢。以多元智能理論的觀點指導教學,可以讓教師重新發現學生、了解學生。教師需要不斷發掘資優學生,并為其提供合適的機會,使他們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得到全面發展。
二、差異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
(一)教師要針對學生狀況,制訂有差異的教學目標
教師根據學生認知、英語學習基礎以及學習興趣的不同制訂不同的英語教學目標及相應的學習任務,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潛力,針對學生智力的開發制訂訓練策略。差異化策略需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來制訂,否則會阻礙學生的英語學習。例如,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weather一課教學時,可以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主要分成基礎性教學目標、提升性教學目標以及挑戰性教學目標。在基礎性目標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不同的天氣的圖片,學生可以根據圖片中顯示的天氣情況,用英語說出相關的天氣詞匯,學會用正確的形式獲取對話信息,學會各種描述天氣的句型,以及知曉在互相打招呼時用weather開頭。在提升性學習目標當中,學生可以表達出不同的天氣情況,以及表述自己對天氣的不同心情。在挑戰性學習目標當中,學生可以根據當地的天氣情況模仿天氣播音員對天氣預報進行解說,并根據天氣建議人們的著裝。
(二)多樣化的英語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
教師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會收到不同的教學效果,這也是差異化教學的重要途徑。在教師的英語教學中,經常會發現一種教學現象:同樣一個知識點,看似非常簡單,但也會有很多學生學不會或者沒有徹底掌握。面對這種問題教師經常處于兩難的境地,若照顧一般的學生,那么優秀的學生就會浪費更多時間;若只照顧優秀的學生,一般的學生會越落越遠,因此,教師需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的不同,采用一人一機的教育方式進行教學。在進行問路對話的英語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生詞繪制出樹形圖或者建筑圖,然后給學生播放帶有地點性詞語的英文歌曲或者電影短片。
(三)尊重學生個體學習體驗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思維習慣,從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出發,對學生開展個性化的指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全面的認知,讓學生學會預習、聽課、復習以及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另外,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了解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例如,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有的學生按照單詞的表面意思進行逐字逐句的解讀,一旦遇到生詞就表現得手足無措;有的學生善于利用聯想和想象根據關鍵詞猜測文章的意思,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解決一些閱讀問題。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創設情境、問題預設等不同的方法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自我學習,學生可以向教師請教難以把握的知識。
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具有與生俱來且無法改變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主要表現在學習能力、性格、學習動機等方面。傳統教學方式,未能體現出對學生差異性的尊重,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而差異化教學理念,強調在分析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采取差異化教學手段,因材施教,不斷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對差異化教學的研究,具有廣泛性和實際性意義,有助于促進我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肖庚,王頂明.MOOC的發展歷程與主要特征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3(11).
[2]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