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花
摘 要 學生的語文水平通常是素質水平的載體,教師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的創新讓學生感悟到語言文化的魅力,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樹立良好的學習價值觀,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性循環,在給學生帶來精神盛宴的同時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雄厚的基礎。
關鍵詞 小學語文;創新;感悟魅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210-01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文字是文化的載體,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每一個文字都包含了不同的深意,人們通過文字準確的傳達感受,一代代的傳遞著文化。語文的魅力不是可以用只字片語能夠準確表達出來的,只有讓學生感悟到這種魅力,自發性的深入了解,才能與文章作者感同身受,感觸并從中感悟到知識,這才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最佳狀態。學生在真正認識到文章中某個人物,情境,文字所蘊含的深意后,很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鼓勵學生去發現語文的魅力,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充分的學習往往能帶給學生強烈的心靈震撼,從而渴望知識以此來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
二、開放課堂,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往往可以讓學生的整體成績有所提高,同學與同學在這種環境下潛移默化的互相感染并影響。開放性課堂往往都營造出好的學習氛圍,教育并不單是指一味的傳授給學生書本上單一的知識,更應該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經歷,從中探索,發現出不一樣的觀點。不能一味的追求應試教育,忽略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愉快的師生關系會使學生學習興趣日益高漲,對語文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的歷史在質疑中進步,質疑往往是打開新大門的鑰匙,如果一個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下是很難產生質疑的,這種情況下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學生得不到進步,也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質疑是建立在思考之上的,只有經過思考才能提出質疑。某些小學生因為學習比較被動,或是性格原因不敢提出質疑,沒有質疑等同于沒有創新,這極大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性,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在課堂時應該鼓勵敢于提出質疑的同學。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創新深層次的語文含義,培養小學生語文基本核心素養。通過老師對語文課堂進行一定的創新,教師的自身水平會得到一定的提升,學生對課堂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也得到了提高,對學生綜合培養也體現出了成效。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語文創新教學十分有必要。
三、創新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一)授課方式多樣化
語文作為我國的基礎國語,意味著人們的生活每時每刻都離不開語文,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使學生以一種尊重的態度去學習小學語文。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我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學好語文是學好各個學科的關鍵。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對語文學習沒有一定的認知,在傳統單一的課堂上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老師更應該注重授課的方式,結合低齡兒童愛玩的心理特點,合理安排互動游戲使課堂生動有趣,提高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快樂,從而期待并喜歡上語文課。大多數老師的授課方式比較單一,授課知識太過于片面,僅局限于課本,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學生培養發散性思維。隨著現在社會快速發展,新媒體被廣泛的運用到教學中,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更應該善于利用這一點,利用文字,音樂,圖片,視頻的方式全方位,多層次的去向學生展示課堂內容,適當延伸學習內容,激發學生想象力,鼓勵發現性思維,使知識點與知識點相銜接,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以教材文章《養花》為例,首先利用新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不同花朵的不同形態,勾起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提問學生有無相同的養花經歷,此舉馬上引發了學生的爭相討論,由此可見一個很小的創新之舉對學生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引導作用,使同學能夠快速進入到上課的狀態中來。因此一堂好的語文課必須要全方位調動學生的感官感受,具有藝術性的課堂能夠使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
(二)課后延伸常態化
語文課堂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很多知識點老師也只能快速帶過,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有限,小學生忘性較大,更需要課后的復習鞏固,通過對知識點的反復揣摩,強化記憶,甚至挖掘出更深層面的含義。讓學生從各個方面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每個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不一樣,老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時間,讓學生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獨特的見解,借助感情的力量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以課本中《最后的姿勢》為例,教師在教給學生文章中蘊含的深意后可以有意的銜接到課堂外,引導學生觀看相關的資料視頻,以影片為借鑒基礎寫一篇觀后感,讓學生多方面的解析影片內容,既帶著學生強化了課本知識,又能將學生所學應用到現實生活中。老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的創新,是順應了當代社會不斷發展的需求,又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學習能力。老師只有通過對教學的不斷創新,才能提高課堂效果。老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要只著眼于書本上的知識,把握靈活教學,在提高學生學生語文成績的同時為以后的語文課程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鄭德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魅力中國,2009(15).
[2]袁臻怡.如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