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林
摘 要導學案是近些年實行的一種教學方式,能夠促使學生通過自學來掌握和了解知識,并最終形成一種學習能力。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導學案?本文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導學案;初中數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0-0173-01
導學案是近些年實行的一種教學方式,可以說是學生自學的指南針和方向盤,能夠促使學生通過自學來掌握和了解知識,并最終形成一種學習能力。初中數學教學要加強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教學主體,教學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要參與其中,進行自主和主動學習。
一、導學案的內涵
“導學案”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編制的導學案,并用來對學生合作探究及自主學習的探究方案,同時也是對學生建構知識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方式。從某種角度來說,導學案具有“導思、導讀與導做”的三導作用,主要是搭建教與學的互動橋梁,最終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科知識,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導學案主要側重對學生相關知識的引導作用,發展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導學案的教學重點是導什么和如何導,是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和教學中心,以導促教,以學定導,讓教學在學習之后,即先學習再教學,并利用課堂的訓練來強調教師的“導”及學生的“學”。
二、課堂導學案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目的性原則
在初中數學的教材上有很多的例題,這些例題的存在肯定都是有目的的。因此,教師在設計編制導學案的時候,一定要理清其指向性和目的性。教師要恰當地利用課本教材的例題,但并不是把教材中的例題照搬到導學案中,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導學案要突出例題的學習目的,并結合內容設計符合教學目標、教學重點的導學案。
(二)循序漸進原則
一般的教學都是要從教授學生簡單的學習技能開始,在逐步深入學習相對較為復雜的技能。初中數學教師同樣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導學案時要考慮學生學習行為的起點,讓學生經歷從模仿到會、從會到熟練的兩個過程,不要過早地去訓練學生的解題技巧及進行綜合性的訓練,否則就會對學生數學技能的形成造成干擾,欲速則不達。
(三)比較性原則
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比較性原則是一個重要的原則,通過比較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掌握數學概念的本質特征。在導學案的設計中,要把握比較性原則,主要是關注對數學概念、原理及方法的理解。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改變常見、標準的數學圖形、數學公式等,讓學生觀察后加深自身的理解和應用。
三、導學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作用
(一)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引入了導學案的教學模式后,教師的講解減少了,學生的參與度增加了,尤其是在教學課堂的十分鐘展示后,學生更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生都具有進行自我炫耀和自我展示的心理,這樣的心理可以激發學生積極展示和參與教學。這時,課堂的教學氣氛就開始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高漲起來。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導學案模式進行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提高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期間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數學知識和學習樂趣。在進行教學時,學生可以對知識進行充分理解和研究,同時對數學問題可以增加提問的機會和進行研究解決問題的機會。因此,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的能力和數學學習的興趣。對于學習中的難點和重點,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和共同研究的情況下,得到理解和解答,能夠更詳細和深刻地對知識進行掌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勁頭。比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和知識內容,設計幾種教學和學習方式,學生根據方程所涉及的知識進行討論研究,加深了學生對舊知識的理解和復習,學會了新的知識內容,同時提高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在進行研究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針對難以理解的知識進行指導和參與討論引導,降低了學生對新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根據課程知識內容進行導學案的設計,使學生對設計過程中的問題產生興趣,可以自主進行研究和探討,同時學會與同學進行研討,向教師求助,最終解決問題。在此期間,學生能夠體會到合作的快感和收獲勝利的喜悅,經常性的經歷這樣的良性刺激,學生會養成良好的自覺學習和主動學習的習慣。這是由于教師在進行導學案設計時考慮了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需要學習的內容和以前知識的深度和寬度,盡可能設置多個思路和方法,在學生進行知識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中,對每個問題都會得到明確的答案和思路。學生不會因為在研究問題時遇到瓶頸無法解決而受到打擊,使學生的學習信心增加,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在學習“幾何圖形”時,教師設計了幾個不同的問題,使學生可以在解決每個問題的時候都會有所收獲,而且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分析和探討最佳解題方法思路,體會團隊合作的強大力量,在遇到難以理解和解決的問題時,可以向教師詢問或者和教師共同探討,最終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依托數學導學案的設計和使用,可以促進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用創新的角度和眼光去審視自己的數學學習,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探索新知識的成功感和新奇感。教師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把握和引導,促使學生的學習達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方菊紅.導學案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設計[J].新課程(下旬),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