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蘇兆祥
【摘要】高校教育課程和素質教育同樣重要,而素質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高校課程教育的不斷改革,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須要尋求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完善大學生的自我人格,培養成國家需要的棟梁之才。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改革探索實踐
【基金項目】廣東工業大學“大德育工程”項目(第一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五個一工程”項目(281201027)。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199-01
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著顯著的特殊性,我們必需清楚地認識和了解,主要表現在三個特性上:
(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目的與其他技術性學科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其他學科主要是教育學生掌握這一科目的專業技術知識,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對學生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健全的一種實現。
(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科類別與其他基礎性學科相比也是有明顯差別的,其他學科只是單一科目的學習,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則不同,它結合了多學科,如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等相互交織穿插而形成的一種新型科目。
(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教學方法上與其他學科也有著不可忽略的差異,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大多適用于技術性的學科,不適合為了增強學生自信心而設立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方法必須靈活多樣、自主開放。
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整體實踐
(一)大學生基礎知識、自我認識、各項技能的提高
必需讓學生對心理健康的知識概念等有一個正確客觀的認識,不膽怯、不排斥,對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能夠及時的做出反應和預防,以期提高學生心理的承受能力;教師除了教授心理健康基礎知識外,還要教育學生時刻保持樂觀態度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全面的認識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彌補不足,努力提升自己;在教育過程中適應生活的能力也不可忽略,大學生的學習、溝通、交往、創新能力都要有一個較好的發展方向,盡可能的成為一個全面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需從以上三個方面入手。
(二)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
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高校應給予大力的支持,請專家到校指導,教授教師心理知識及活動,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水平;到心理教育團隊參觀學習,學習新的好的教育策略;可聘請校外心理教育專業優秀人士,將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帶入學校,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標新立異的教學方法
高校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可利用角色扮演、畫自畫像、情景模式的方法,讓學生了解自己,鼓勵學生正視自己,引導學生將心里的真正想法說出來,通過心理教育的學習更好的認識自己,培養學生找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主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教學活動,可將3-5人組成一組,讓每個學生都融入參與進來,爭相發言,同學間互動研討,溝通交流,以確定整組的思想,各組間進行辯論,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巡視、指導,好的觀點要給予鼓勵,錯誤的觀點要及時糾正。
例如:教師可讓學生討論“男女平等”這個比較有爭執的話題,將認為平等的組成一組,作為正方,認為不完全或根本不平等的作為反方,雙方限時準備各自的看點,即時展開辯論,各抒己見,不怕說錯,重點是敢說,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加入討論,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熱情,辯論結束,教師進行概括總結,教學成效可事半功倍。
(四)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研究
在教學過程中,受教師主觀意見和客觀環境的影響,會有很多的重點、難點,高校應針對這些困難之處,進行教學調研,教師可在上課前,集體討論這些難點,提出有效的教學方案,在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時,也更好的教育學生。
(五)創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材
整個心理課程的教育不斷在變化和創新,教材的質量是保證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必需跟上時代的步伐,編寫出符合心理健康課程的創新型教材。在編寫新教材時,要實際考察,總結實踐經驗,多聽學生的呼聲,集中教師的創新思維,立志編寫出有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成長發展的新型教材。編寫的創新教材,考慮各因素的同時,不能忘了其專業性、實用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即要有相關的概念、理論知識,所學心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能有效運用和實施,對比較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有相應的解決方案,實施過程要簡單易懂、易學。
三、結語
本文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和實踐進行分析探討,改革勢在必行,對教師和學生都有很大的益處,教師的知識得到了增長,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激發,能夠更好更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提高學生心理承受問題的能力,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都有著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黃群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路徑探討[J].新課程.2011(4)
[2]梁瑛楠.積極探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新途徑[J].當代教育論壇.2012(5)
作者簡介:
楊波(1991.07-),男,漢族,江西贛州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