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川
【摘要】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新入職教師是學校未來教育水準的中堅力量,關系著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以及整個教育行業的發展。近年來,新入職教師在學校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他們在入職后的專業成長過程中也面臨著很多困惑與焦慮,本文試對影響新入職教師專業成長的不利因素及應對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入職教師 專業成長 攔路石 對策
【中圖分類號】G51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200-01
1.新入職教師專業成長的“攔路石”
1.1不缺“學歷”缺“學力”,專業水平亟需提高。
如今社會的發展讓人們的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教師的學歷也是“水漲船高”,可以說這部分新教師的“學歷”足以滿足目前學生“知識層面”的需求。但問題是“高學歷”不代表“高學力”, 新教師們雖然普遍具有高學歷高學位,但踏上工作崗位后,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已經遠遠無法滿足自身的工作需要,專業知識、教學經驗的缺失,教師的“學力”就顯得薄弱和貧乏,往往是接受了教學任務后不知教什么、怎么教,只能拘泥于課本,注重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長此以往,既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也限制了自己未來的專業成長空間。
1.2從教思想不堅定,缺乏專業成長動力。
近幾年我國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很多新教師選擇教師行業的初衷僅僅是迫于生計或者從自身利益出發,并非出于對這個職業的熱愛,少有新教師在參加工作時就樹立了要成為行業內優秀教師的崇高理想,也沒有為從事這個職業做應有的準備。再加上今天外界的吸引力對他們來說相當得大,當教師職業的現實性與他們對未來的期待出現不一致的時候,就嚴重影響到他們從教的積極性,甚至對教師工作產生了職業倦怠,進而失去了自身參與專業化學習和不斷提高專業知識技能的動力。
1.3工作任務繁瑣,心理壓力加大,專業成長精力不足。
在從大學生到教師角色的轉換過程中,很多新入職教師面臨不少的困難。如工作后接受崗前培訓、給學生上課只是他們的基本工作,除此之外,還需要隨時接受領導的聽課,家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使他們不得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來滿足領導和家長的要求上。從年齡上講,他們已進入婚戀育幼期,之前專注學業,現在工作穩定,事業步入正軌,戀愛、婚姻、子女問題刻不容緩,也需要分配精力解決。這就不可避免地擠占了教師用于專業成長的時間和精力。
2.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提升策略
教師生涯的前幾年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它將決定以后教師職業道路上獲得的成就。新教師入職時間短,難免經驗不足,如果不能有個好的開端,他們就會信心受挫,要么痛苦掙扎勉強為之,要么棄教改行。所以,新入職教師的專業成長是關系學校教育質量、涉及每個學生切身利益的大事情。為了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和專業成長,建議新入職教師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2.1提前認知,增加經驗
每一名新入職教師,從學生到教師的身份轉換過程中必然要遇到很多適應性困難。新教師在入職前應充分認識教師的職業責任和要求,為將來從事教師職業做好準備。同時,要重視畢業前的實習過程,提前體驗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積累教學經驗,這樣才能在入職后迅速進行角色轉換,幫助自己順利度過職場適應期。
2.2拜師學藝,取長補短
對于新教師來講最缺少的就是教學經驗,好多問題他們不知道如何處理。為了讓自己在教學上少走彎路,新教師一定要多聽聽別人的課,看看別人怎么因材施教、怎么游刃有余,特別是要主動地拜師學藝,誠懇地向老教師學習,取長補短,使自己盡快成長為合格教師。
2.3注重反思,善于總結
反思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具有重大作用,縱觀名師的成長經歷,我們不難發現他們都是善于反思的教師。正如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3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毙陆處熤挥胁粩喾此甲约旱慕虒W得失,才能在實踐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風格,促進專業發展。
2.4參與賽課,博采眾長
賽課,是教師華山論劍的場所,也是新教師專業成長的試金石。為了一堂完美公開課,為了盡可能反映自己的高水平,必定需要課前花費不少時間查找資料、設計思路、撰寫教案、制作課件、編寫學案、反復模擬,然而這些前期的努力恰恰能讓自己的專業水平在不經意間得到提升。
總之,新入職教師只有正視和克服諸多影響自身專業發展的“羈絆”,有效促成教師專業潛能最大化的發揮,才能破繭成蝶、華麗轉身,實現由合格教師向優秀教師的轉變。
參考文獻:
[1]張軍華.學校新教師成長的困境與出路,《繼續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2]周國君,羅民超.學校新教師角色轉換的困惑及解決策略,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