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的教育改革不斷地取得新進展,改變了過去應試教育的模式。現如今我國的教育更加重視學生全面的發展,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不僅重視提升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還重視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高低。而體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一環,需要教師更加重視。并且初中階段正是學生生理心理生長發育的階段,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觀,對世界還缺乏系統的認知,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而體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以及性格、智力等方面水平,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體育教學,促進學生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素質教育;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以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學校更加重視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學生只有心理和生理都處于健康的狀態,才能夠輕松應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而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承擔著塑造學生強健的體魄和健康心理素質的責任,需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轉變課堂教學方法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素質教育下的初中體育課堂如何構建呢?本文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初中體育素質教育。
一、 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體育教學一般是教師占主導的地位,教師在課上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教師讓學生練習什么學生就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但由于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課程采取消極對待的態度,進行體育活動時也是敷衍了事,不能真正從體育教學中得到全面的提升。新課程改革理念提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為此教師要探索出最有利于提高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法。
比如:針對傳統教學學生在體育教學內容方面缺乏發言權的問題,體育教師可以讓學生多一些參與度,在一節體育課之前教師可以征求學生的意見來安排教學內容?;蛘咴趯W習《獲取體育和健康知識的基本途徑與方法》這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來說一說他們眼中什么是健康,平時學生從哪里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針對這些問題讓學生從切身體驗或者平時長輩的健身方法來講一講自己的心得體會,然后選出幾名學生來朗讀體育教材中的關于本章節的知識點。進而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言堂”以及重教材、忽略教學對象的現象,將“以教師為主體”變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施展自己的才能。
二、 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加強師生間的互動
初中階段是學生生理心理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感到迷茫困惑的時期。學生進入青春期面臨越來越多的問題,比如:隨著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社會,有些學生變得愛慕虛榮,爭強好勝,甚至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喝酒人數、吸煙人數逐年上升;還有些女孩過分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在穿衣打扮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更有些學生對于異性產生好奇,開始出現早戀現象等等問題。而教師是學生除了父母以外所依賴的人,這就更需要體育教師通過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加以正確的引導。
例如:在學習《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來說一說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學生都有哪些特點,發生哪些變化?青春期學生們會面臨哪些問題,而哪些問題現在困擾了你?學生是如何應對青春期所面臨的諸多問題的?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回答教師來大概了解學生目前的狀態。如果有的同學在課堂上不好意思將自己的問題說出來,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在紙上,方便教師在教授本節內容時,更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度過青春的種種難關,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當然除了課堂上的交流互動,教師在平時也要多與學生聊聊天,建立平等的朋友般的關系,使學生可以對教師敞開心扉,作為老師要耐心地聆聽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并且重視起來,積極地引導學生走出困境。所以,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光要教授給學生強健身體的方法,更要重視學生心理的健康,進而培養出生理心理都健康的綜合素質人才。
三、 設立考核制度,督促學生體育鍛煉
體育雖然能夠帶給學生多種好處,但是體育在學生綜合成績所占比例與其他課程相比還是比較小。這就造成了學生對于體育課程不重視的現象,許多學生認為體育只要考前稍加練習即可,平時不用認真對待。然而,健康的體魄以及心理狀態短暫的突擊是不能形成的,它是一個長期鍛煉的連續過程,這就需要學生在日常的體育課程中認真對待。除此之外,健康的身體和心理使學生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中都能保持陽光積極向上的飽滿狀態,能夠正視生活中的困難挫折,學習知識更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并且隨著體育考核制度改革大刀闊斧地進行了幾年,體育鍛煉的好壞直接與中考成績相聯系,關乎著學生能否進入一所理想的高中??傊?,體育課程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設計考核制度,加強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督促學生平時積極地鍛煉。
比如:800米跑步,要想提升跑步的速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加快速度的,需要學生日積月累的鍛煉,但是跑步是一個耗能過程,而且初中學生自控能力有限,會因為累而消極對待800米跑步。教師可以建立800米考核制度,每個星期測試一次。又如:投擲鉛球,體育課上在教師的指導和示范下學生可能會掌握投擲鉛球的基本要點,但是如果想投擲出更好的成績需要技巧和一次又一次的專項訓練,那么,教師同樣也可以設計考核制度,定期測試學生投擲成績。通過在體育課程中設計考核制度幫助學生加強日常的體育鍛煉,塑造健康的身體條件,提高學生對于體育的重視程度,進而,有效的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培養綜合素質人才。
四、 開展體育活動,增加體育課的趣味性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它能夠使學生自覺地學習知識,是學生探索知識、積極進取的內在動力。大多時候學生將學習知識看做一種負擔,反之,如果學生學習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就會集中精力樂此不疲的投入其中使求知變成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并且取得高效的學習效果。體育教學中教師也應該重視提高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充分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歡快輕松的氛圍中獲得知識。那么,如何增添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呢?教師可以在體育課上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其中。
比如:教師在體育課上可以和學生一起玩“兩人三足”的游戲,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大組,然后大組中兩人形成一小組,兩人其中的一只腳用繩子綁在一起,綁繩的位置不能高于膝蓋,也不能低于腳踝,若游戲過程中繩子脫落則折回起點重新開始,教師設定起點和終點,比賽從起點出發到達終點后返回起點,然后交由下一小組成員繼續進行比賽,最后計算哪個大組所用時間最少并且進行排名。“兩人三足”的游戲不僅加強團隊協作能力,還增添了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獲得樂趣。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改進體育教學方法來讓學生發現體育課的趣味性,從而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熱愛體育鍛煉,并從中提升綜合素質。
現代的體育教學以培養生理與心理健康的學生為目標,并且結合初中學生年齡和性格特點,體育教師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課堂教授保持健康身體的方法時,也要注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體育活動,增加體育課的趣味性;設立考核制度,督促學生體育鍛煉;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加強師生間的互動等幾個方面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為國家培養綜合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石興.完善初中體育素質教育,提升學生身體素質[J].新課程(中學),2016(08).
[2]楊冬花.淺析如何提高初中體育素質教育[J].學周刊,2016(07).
[3]時小冰.基于素質教育視角的初中體育教學思考[J].新課程(中),2015(12).
[4]洪文忠.試論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貫徹素質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
作者簡介:
吳閩,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