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課程。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是化學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教學藝術往往是引領學生學習好化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化學課堂的起始教學,即重視化學課的導入教學藝術,在導入教學的魅力中,將學生引入化學教學,融入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成功地完成化學課堂教學任務。本文圍繞化學課堂如何開展導入教學,做了很好的探索與研究,為新時期如何開展好化學教學,提供了寶貴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高中化學;導入;重要;基本原則
化學是科學的一個分支,學好化學知識能夠解決許多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更好地認識世界。要想做好高中化學教學,我們需要給予課堂導入足夠的重視,了解課堂導入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影響,并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進行課堂導入,同時還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借助課堂導入,做好高中化學的教學工作,達到教學目標。
一、 課堂導入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所謂課堂教學導入也就是在進行有關知識講解之前,教師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了解,從而幫助學生能夠較快地進入到新知識的學習當中,對知識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課堂導入不能占用太長的時間,但是要充分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確保教學的質量。它的作用就好比歌曲的前奏一樣,讓人進行充分想象,為教學做鋪墊。一個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夠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要重視課程導入的方式,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以及對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來做好課程導入工作。
二、 課堂導入中要遵守的基本原則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進行有效的指導,開展合作探究式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所以在進行課堂導入時,要從教學內容、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目標出發,切實做好教學工作。在進行課堂教學導入時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 新穎
生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各方面發展還不夠成熟和完善,對于新鮮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根據學生的這個心理特點,在進行課堂教學導入時盡量使用一些有特色的新鮮信息,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對導入方式進行創新,只有遵循新奇性原則,課堂導入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 典型
教師在進行課程導入時,要找準突破口和切入點,選擇一些生活中的典型例子進行課程導入。通過這些典型例子,以小帶大,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知識網絡,從而了解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借助于這些生活中的典型例子,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 適當
在進行課程導入時,要對時間進行準確的把握,控制好導入時間,盡量減少導入部分所占用的時間,同時,選取的內容難度不宜過大,不能打擊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
三、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導入的策略
將要學的新知識與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對比,制造問題,引發學生的困惑和思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進行“金屬與非金屬的反應”內容的教學中,借助于“滴水生火”的小魔術進行課程導入,準備一塊脫脂棉,在上面放上一些黃色固體,用滴管向脫脂棉上滴幾滴水,會產生火焰。這時學生們比較納悶:在著火的時候我們都是用水來滅火,現在怎么水還能“生火”呢?這與學生的固有認知產生矛盾,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起到了很好的導入效果。
(一) 借助歷史事件,設置疑問
借助于歷史事件,為學生設置疑問,進行教學內容的導入。借助學生們熟知的歷史事件,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將學生帶入到歷史事件的情境當中,通過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進行逐步的探究。比如在進行“離子反應”部分的教學時,向學生講述諸葛亮擒孟獲的歷史故事:在諸葛亮率軍攻打孟獲的途中,行軍到云南西洱河時,士兵們十分口渴,正好有四口泉眼,士兵和馬匹飲用后,全部中毒,都不能說話。幸虧遇到一位智者,讓士兵們引用安樂泉的泉水,飲用后吐出了一些臟東西,然后就能說話了。學生們對此產生了疑問和興趣,這段史實是真的嗎?為什么安樂泉的泉水能夠解毒呢?這時教師再引入離子反應的內容,對故事中的離子反應進行分析,借助于歷史事件,進行有效的課程導入。
(二) 與社會熱點相結合,巧妙導入課程
在進行化學知識的課程導入時,還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熱點問題,找到這些社會熱點和化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明白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密不可分,也給教學增添更多的親近感。
例如在講解“鈉的化學性質”的知識時,以發生在某個江面上的“水雷”爆炸新聞為切入點,同時假設在水中仍有沒有爆炸的“水雷”,面對這種緊急情況,需要化學專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將學生們分為兩組,一組為提出解決辦法的化學專家,另外一組為“質疑人員”,專門對“專家們”提出的方法提出疑問,然后進行鈉的化學性質的學習,在學完之后,讓兩組學生按角色進行討論。
這種課程導入,借助于社會熱點,能有效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通過生活中化學知識的應用,做好課程導入
化學知識存在于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學生們對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比較感興趣,教學中要抓住這一點,充分利用學生對解決現實生活中化學現象的欲望來開展課程導入。如果學生能用學到的化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會增加學生的自豪感以及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比如在講解“氧化還原反應”內容時,這部分內容較為抽象,若只是死板的講解知識點,很難達到教學的理想效果。但是如果我們在課前可以在講臺上放一個梨,將皮削去,不一會兒就會發現,白色的梨肉開始變黃,這就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興趣,順利地進入“氧化還原反應”知識的教學中。
(四) 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進行課程導入
計算機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也促進了教學的進步,我們可以利用多媒教學設備為學生們展現與課程有關的圖片或動畫等,從而刺激學生的感官器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能集中注意力。
比如在講到“氯”相關知識時,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播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畫面,對其中涉及氯的部分進行提煉,使學生對氯的物理性質有更為直接的感受,在播放過程中,學生們會全神貫注地觀看視頻,自然對課堂產生了興趣。
以上就是對高中化學課堂中教學導入的探討。本人從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出發,首先分析了課程導入的重要性以及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然后從多個角度,提出了做好高中化學教學導入的一些策略,希望能夠幫助廣大教師做好課堂導入工作,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
作者簡介:
陳燕,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昭覺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