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進行的,然后讓學生進行必要的分析、思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做好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學生的動手實驗只是執行教師的指令,只動手不動腦的實踐也是一點價值都沒有的。
關鍵詞: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
高中物理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不高,阻礙了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因此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成為擺在物理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為了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模式,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課堂上為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主動獲取知識并加以運用以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 影響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的問題分析
(一) 學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缺乏興趣與熱情
高中物理是抽象性較強的一門學科,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大多數高中生學習感到困難,易喪失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使得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大打折扣。
(二) 課堂教學缺乏師生教學互動,無法激發學生的物理思維
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我國培養出的高中生,問題意識淡薄,很少問“為什么”,事實上,問題的提出比問題的解決更有價值。但是在傳統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失去了“話語權”。造成了學生對教師及課本的過分依賴,沒有自己的獨立思維,沒有養成主動、積極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思維得不到激發,課堂教學效率無疑是低下的。
(三) 采用統一的教學模式,難以保證教學質量
據調查統計,大部分地區的高中物理教學都采用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群體的差異性。一方面不利于調動和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不能很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造成了部分學生“吃不飽”,部分學生“消化不了”的現象,進一步拉大了學生之間的差距,難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從而影響了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 如何實施高中物理有效教學
(一) 深入了解新概念課程是教學的前提
在教學中老師的思想會深深地影響學生的思考與學習方式,因此老師自己必須對新概念教學進行仔細地分析了解。高中物理教學并不是簡單地傳授學生課本上的知識,而是以提高學生對物理科學素質的認知與了解,并通過認知與了解進一步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能對問題有自己獨特的想法,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概念。
(二) 備課工作不可小覷
有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通過使用以往的教學課件,從而達到不用備課的目的,這種方式是對學生的極不負責。隨著社會與科技的快速發展進步,新知識與新科技會不斷出現,學生現在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新知識,并渴望在課堂上與老師進行交流溝通,如果老師課前沒有準備,那后果可想而知。因此,老師應該在教學前進行充分備課,并在備課中融入對實際問題的看法,并引導學生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學習,這樣學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汲取更多知識,這樣也會培養學生對社會發展的關注,達到了使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三) 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要想使物理教學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與同學們一起動手實踐是個不錯的選擇,不管課堂還是課下,老師都應該讓學生多接觸一些物理模型。打比方來說,在學習“摩擦力的作用”時,可以讓同學們通過做實驗的方式來進行學習,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模型試驗,老師負責引導與評價,試驗結束后,讓同學們進行總結,通過實驗你會發現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不僅上去了,也會更加喜歡和你交流。所以說通過實踐不僅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更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非常有意義。
(四) 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要落實在教與學的定位上,我認為要以學定教,先學后教,不學不教,具體的做法是: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老師通過有效的設問,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后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成果,這樣老師可以迅速地抓住學生的困惑點,做到學生會的不講,學生不會的重點講,并及時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對學生的評價要做到全面、客觀、公正,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堂上可以實施分組進行學習討論,能在組內解決的問題組內自己解決,組內解決不了的提交到全班,全班沒有人能解決的,老師親自出馬,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能力,更提高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課下作業的布置中,要做到恰到好處,不能讓學生感到學習壓力太大,以免適得其反。在作業的批注中,要做到仔細認真,學生做錯的地方首先要問自己是不是講到位了,若是自己的問題,應該在課堂上向學生表明,學生不僅不會嘲笑老師,反而會以老師為榜樣,這樣更激勵了學生的積極性,如果是學生自身的問題,要讓學生自我剖析,以免下次再犯同類錯誤。
(五) 建立互幫互助小組
在班級中,學習成績有差距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所以老師應該正視,而不應該偏愛學習好的學生,冷落學習有差距的學生,老師對待學生應該一視同仁。更應該鼓勵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成績好的幫助成績有差距的學生,這樣可以做到大家一起進步,共同提高。其實學習好的學生幫助學習有差距的學生補習功課,對學習好的學生也是一種提高,在輔導過程中,不僅發現了問題,還進行了復習,這對自身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六) 培養日常良好的反思習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深刻地體現了學和思相互配合的重要性。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應該對每天進行及時的總結與反思,老師應總結在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更應該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才能在下一步教學中有所提高。學生更應該總結在學習生活中的不足,對于不足之處應及時查漏補缺,對于做得好的地方,可以和老師同學進行交流,以便大家互相進步。
有效課堂以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要為此搭建平臺,做好鋪墊,在課內深入到學生中,抓住全員參與、及時反饋和個別輔導,促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優化,那么學生將學得更自信,學得更精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顧邦正.如何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文學教育,2008(12).
作者簡介:
姜金燕,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甕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