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有效教學: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對于英語教學來說,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非常重要,在課堂上師生的靈活互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有效教學;英語課堂;效率
有效課堂是教師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根本目的,利用一切有利于學生學習活動的方法、途徑,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學習,達到教與學和諧統一,實現或超越預設的教學目標,并收到切實有效的課堂。對于英語教學來說,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非常重要,在課堂上師生的靈活互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一、 明確教學目標
有效課堂的前提是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有了目標教師才有明確的教學方向。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時,應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如果對教學目標不明確,就難以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強烈的目標意識是有效教學的基礎,而且要確保學生有收獲,學生可以接受。以前的教學目標過于關注學科知識,而新課程要求我們從知識形態走向對生命意義的關注。所以我們的思路不能局限于通過學習學生應掌握哪些知識,更要考慮通過什么樣的活動方式,讓學生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來,經歷知識生成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體會學習的價值。如在八上《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正確地使用表序列的副詞first...next...then...finally,我決定通過班班通演示做milk shake的過程,這樣使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淺顯易懂。
二、 培養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
有效課堂的突破口就是預習。沒有預習,學生就不能熟悉所學英語知識,就不會產生疑問積極去思考。新課標認為,學生是教學的主人,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要鼓勵學生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大膽地去發現問題、質疑課文、找尋答案,完成“疑——思”過程的蛻變。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實現了“課前預習——課堂教學——限時作業”三環節的有效實施。學生通過預習,發現和解決課堂中的實際問題。預習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教師應在導上下功夫,導的實質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導的落腳點是促使學生進行高效的自主學習,形成良性循環,通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保證課堂有效教學的開展。
三、 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教師常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有效課堂需要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張揚個性,展示自我,從而實現課堂輕負高效的目標。
1.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種教學輔助工具,可以是多媒體,也可以是實物、圖片、即興畫的簡筆畫,或其他可以利用的課件。因為這些直觀的課件比較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進行。如在講解學習用具的時候,可以用學生的文具盒進行實物教學,另外,還可以組織活動,如教師說單詞———book,拿出實物(書),通過自己手里的各種文具可以讓學生記憶深刻。
2. 通過創設情境,進行有效教學。離開情景是學不好語言的,這也是農村中學感到困惑的地方。相比城市,農村除了學校外,幾乎沒有可以接觸英語的地方。這就需要在實施教學時,創設一些真實有趣的情境,將學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引導學生去看、去聽、去說、學得才有趣,掌握才準確。如八上《I a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的教學時,現場開設“my dream”節目,讓學生扮演記者和被采訪者談論dream。這樣就營造了一個真實的情境,學生作為參與者,興趣盎然,完全投入。
3. 積極實施小組合作。合作是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青睞。在英語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溝通和交流。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并能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縮小兩極分化的程度。我們要引導學生在相互合作下學習,使學生互相檢查、幫助、促進。同時還要投入小組活動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現,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四、 要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學習氛圍
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創建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教師要從多方面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尤其是對待后進生,教師更要加倍給予關注,要體諒他們學習英語的難處,尊重他們的思想,積極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同時,適當降低對他們的要求,多介紹一些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以激勵為主,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感到老師沒有因成績差而放棄他們,這對培養他們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很重要。另一方面,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換來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和信任,這將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從而創造高效的學習氛圍。
五、 具有反思意識
課后的有效反思是有效課堂的助推力。教師應該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的每個環節。要提高教學質量,英語教師應該具有反思意識。持續地追問自己“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通過反思教學中的不足,及時找出解決方法,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如在教學中出現哪些問題,哪些方法學生不能接受,哪些才是有效的方法,以及對出現的問題和失誤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補救措施,自己的教學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等等。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們還可以相互交流,通過互相聽課與共同研討,取長補短。最后形成經驗或教訓就是提高。
提高課堂的有效性,除上述幾點外,還有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培養發散和創新思維、創設語言環境等許多方面。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說:“尋求并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教師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這是許多老師追求的一種境界和努力的方向,這樣做就意味著教師得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不斷總結、積累和反思,英語教學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構建英語高效課堂就是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只要我們廣大英語一線教師從自身做起,扎扎實實地從每節課做起,從日常教學的點點滴滴做起,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探索,實現英語高效課堂教學就會指日可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周密準備、課堂求真務實、不斷改進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使他們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高效率的課堂教學一定能實現。
參考文獻:
[1]任金鵬,路軍峰.淺談如何打造英語高效課堂[J].素質教育,2017,(1).
作者簡介:
羅曉晶,江西省贛州市,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