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評價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效果進行的多方面點評,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恰如其分的教學評價不僅能調動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途徑
教學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節語文課是否成功,學生語文學習效果如何,都能從教學評價中反映出來。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過于關注分數,不符合以人為本的發展要求。新課改形勢下,小學語文課堂亟需創新教學評價模式,為學生學好語文奠定扎實基礎。具體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 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不良現狀
傳統教學理念下,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始終存在諸多不足,現狀堪憂。首先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不注重課堂評價,導致語文課堂出現了評價敷衍、評價內容單一、甚至不評價的情況。學生不是機器,而是具有獨立思想、情感充沛的個體,如果教師給予學生評價時沒有表現出真誠,而是敷衍,不屑冷淡,將會使學生產生反感情緒,繼而失去對老師的信任與尊重。若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僅限于“很好”“不錯”等單一陳舊的內容,長此以往必會失去評價的作用。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完全忽視評價的話,學生的情感培養與能力提高將會大打折扣。如今,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便呈現出教學評價方式不當的現象。如何有效地采取創新思維改善當前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不良現狀,將成為語文教學探討的重要課題。
二、 新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方式的創新
(一) 充分發揮學科優勢
不同于其他學科,語文是語言與文字的藝術,因此,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的語言表達應該豐富、優美、得體。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新理念下,教師首先應確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認識到評價對學生所起的激勵作用,繼而將精力從一味關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過渡為內容、方式、評價三者結合。
教學評價本就應是課堂教學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為實現評價方式的創新,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用生動、巧妙、多樣、獨特的評價語言來感染學生,渲染課堂氛圍,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講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池塘》時,教師在學生讀完課文后,可以一邊用手勢比畫一邊評價說:“你讀得真好,我仿佛置身于這美景之中,親眼看到了陽光下波光粼粼的小池塘,白鵝悠閑地游動,水中倒影是那般美妙。到了夜晚,月牙像小船一樣,星星點綴在碧水之上,仿若珍珠。文字美,你的聲音更美,讓我們如癡如醉。”不僅用評價贊美了學生,更為學生創設了課堂情境,起到了激勵、啟發的效用。
(二) 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千篇一律的課堂評價之所以無法打動學生,皆因學生是情感充沛、擁有獨立思維與意識的個體,因此,對每一個學生都用一成不變的評價語言勢必會讓學生產生教師評價太敷衍的想法,繼而心存偏見。教學新理念下,學生才是教育教學的關鍵,因此,在課堂評價中,教師必須要注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感受,以激勵為主,敏銳地捕捉其中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三) 多元化評價方式
傳統理念下,很多人認為課堂教學評價即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其實生生之間互相評價有時往往能起到別樹一幟的效果,這就意味著課堂教學評價方式不能單一,因此,在教學新理念背景下,課堂教學的評價方式更要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評價,學生也可以對自己進行評價反思,如果有家長在場,還可以讓家長針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這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可以迅速地將課堂凝聚成一個整體,力求把每個人的思維都緊緊維系著,使之能夠迅速融入課堂氛圍中。
(四) 創新評價功能,重視綜合評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6年版)》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是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選拔和甄別的功能?!彪m然課程標準明確定義了教學評價的功能和意義,然而實際進行教學評價時,很多教師并沒有遵循課標理念,背離了教學評價的初衷。提到教學評價,學生、家長和教師最容易想到的是考試分數,這正是過于注重評價的選拔和甄別的體現。小學語文課堂評價創新的第一步就是創新評價功能,重視綜合評價。教學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的。教師應該分別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層面進行綜合性評價,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五) 創新評價指標,關注個性差異
過去的語文教學評價將學生置于同一個標準之下,用統一的價值觀要求全體學生。殊不知,不同學生之間存在個性差異,由于先天因素以及后天環境的影響,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起點是不一樣的。那種一元化的價值觀抹殺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影響了教學評價激勵功能的發揮。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身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边@句話啟示廣大語文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時應當創新評價指標,承認學生個性差異,采用分層評價。
(六) 創新評價方法,強調質性評價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課堂一直以考試成績作為主要評價方法。這種單一的教學評價給學生造成了極大的思想負擔,甚至導致功利化心理的產生。新形勢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應該創新教學評價方法,強調質性評價,用終結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評價方法的多元化。終結性評價是面向“過去”的評價,關注學生過去一段時間之內的語文學習效果;發展性評價是面向“未來”的評價,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終身發展。將“過去”與“未來”相互結合,才能切實促進每一個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創新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方式是對素質教育理念的一次呼吁,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繼續加強教學評價創新的理論探索,積極吸收新觀點、新理念,更好地推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李艷玲.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優化評價方式探微[J].課程教育研究,2015(9).
[2]杜麗娟.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評價方式探微[J]中國校外教育,2015(14).
作者簡介:
王松,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南部縣窯場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