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娜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轉型和發展,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越來越普及和受到重視,但似乎沒有得到太大的改進,依然還停留在理念和形式之上。通過職業規劃指導內容分析,系統地提出職業規劃信息平臺全程跟蹤指導和職業規劃成長手冊與導師制結合的建議, 積極地促進高職旅游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
【關鍵詞】高職院校 旅游管理專業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007-02
隨著中國旅游行業迅猛發展,旅行社和酒店行業對人才需求量的增加, 隨之而來的卻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跨專業就業,“有業不就”, 頻繁跳槽,企業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旅游相關專業的人才流失嚴重。 因此,做好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對促進學生理清就業思路,實現高效就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分析
1.職業方向不明確
為了更加明確地分析目前學生們在制定職業規劃過程當中的不足之處,我們對此進行了相關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自身未來的職業方向比較模糊,甚至可以說是毫無規劃。要知道,畢業生如果能夠科學準確的認清自身的方方面面,并在此基礎之上擁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他們在面試時更加順暢。除此之外,職業規劃還可以讓他們在日后的工作當中發揮自身的長處,使得工作更有效率。當然學生們擁有不確定的職業方向是有多方面因素的,除了以上闡述的不能夠正確認識自身之外,還有自身對于旅游管理這一項專業的熱情程度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2.職業認識不全面,學校職業規劃教學缺失
雖然學生們是做好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但學校也要承擔必要的責任,只有學校深刻的意識到這一點,才能夠適應旅游管理這一門學科的未來發展以及滿足學生們綜合素質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學校在此方面所采取的各項措施均不到位,無法為學生們正確認識職業生涯規劃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這樣一方面學生缺乏自主意識,學校也不積極采取措施解決相關問題,使得雙方陷入惡性循環狀態,無法實現預期的目標。
二、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現狀分析
旅游行業的各項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相對固定的發展方向。 一般都需要從基層做起,比如旅行社,一般從地陪導游做到領隊,承接境外團,就需要一定的工作年限。 而在酒店行業中,這種情況就更加突出,從服務員到領班,再到主管、經理,一步步向前發展,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必須以平和的心態,踏實的工作態度來正視這樣的職業發展路徑。 很多學生在這漫長的過程中,心浮氣躁,頻頻跳槽,造成旅游行業留不住人, 這樣的情況不利于旅游行業的發展。 因此,對旅游行業來說,做好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 使學生了解行業的特點, 有明確的職業目標,以平穩的心態理性就業,顯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加強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的對策建議
1.完善政策,改革專業限制模式
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規劃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職業生涯規劃的程序和設計理念、職業興趣測試、職業性格和價值取向測試、職業能力測試等。 有效的職業規劃課程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更新學生的就業理念。 現階段,許多高職院校都會啟用開放性的轉專業模式,只要學生有意愿并通過轉專業考試便可以轉變自己的專業,但也有一些學校在轉專業方面的限制性比較嚴格,所有專業安排都按照當初學生填制的志愿來進行,這兩種極端性的轉專業模式都會對高職院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產生不利的影響。具體而言,學生們沒有正確認識自身的情況而隨便轉專業,亦或者是學校的轉專業嚴格限制導致學生們無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如果不能夠及時調整自身的心態,嚴重的情況下還會產生心理問題,不利于自身的后續發展。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門一定要完善在此方面的各項政策,吸取先進經驗,及時了解學生們的需求,采用更加科學的方式來改革當今的專業限制模式。
2.教學中職業教育全程化、專業化
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職業規劃, 要根據專業特點,開設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 通過調查、案例分析、論證和情景模擬等多樣的授課形式,將學生擺在教學主體的位置,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身體驗、積極思考,從而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避免枯燥的教學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在今后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們是否持有正確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理念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根本保證,所以高職院校在日后還要加大對于教師的培訓力度,將這項職業教育不斷推向全程化和專業化。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在授課的過程當中還要經常有意識地將這種理念傳輸給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實習機會,為學生們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這樣學生們不僅可以在實踐活動當中獲得參與的積極體驗,還可以真正意識到自己在某方面的特長以及缺陷,幫助他們更加全面的認識自己,從而制定更加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在真正意義上做到學和用有機地結合起來。
3.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內外條件兼創
事實上,高職院校無論要進行怎樣的教學改革,都必須要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基本前提,始終堅持一切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進入大學以前學生們缺乏各種各樣的實踐鍛煉機會,所以高職院校的學生們在大學期間一定要合理地安排時間,多多參加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汲取必要的社會經驗。與此同時,學校也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共同為孩子的職業教育擔負起責任。在這樣有利的條件之下,學生們一定要珍惜和把握現有機會,善于發現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盡可能的將自身潛力發掘出來,培養正確的職業觀念,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職業規劃活動當中,制定一份符合自身發展實際的職業生涯規劃書,為未來的個性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于高校旅游專業而言,這一學科具有更加明顯的實用性,其職業生涯應該是清晰的。把職業生涯教育融入到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之中,必將使學生有更明確的學習目標,更清晰的職業定位,使他們能高效的利用三年學習時間,為自己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做一份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必將使學生能夠較快的適應崗位要求,并對自己的未來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對推動我國旅游事業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夏利平.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存在的問題及保障措施[J].企業導報,2016(09):152+154.
[2]夏利平,黃振.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調查研究報告[J].企業導報,2016(06):134+136.
[3]韓國彩,時勇.高職院校旅游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模式探索[J].信息系統工程,2010(03):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