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海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用藥指導對社區冠心病患者療效的作用。方法 采用數字隨機法將2016年1月~2017年6月份社區接診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分成兩組,對照組實施常規用藥流程,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開展用藥指導干預。對兩組患者進行半年的跟蹤隨訪,比較不同時間段患者用藥依從性評分變化情況以及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達到94.67%(71/75),較比對照組80%(60/75)的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用藥指導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較干預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組間比較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用藥指導對社區冠心病患者有效提高患者對藥物的認知,用藥嚴格遵醫囑使用,依從性有效的提高,療效也顯著提高,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用藥指導;社區冠心?。恢委熜Ч?/p>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7..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medication guidance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in community.Methods 15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ceived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outine medication process was carried out,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followed up for half a year on the basis of drug guidance and intervention.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94.67%(71/75),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0%(60/7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The drug guidanc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gni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ommunity.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Drug guidance;Community Coronary Heart Disease;Therapeutic effect
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表現癥狀主要為心絞痛,是由于心肌發生暫時性急劇的缺血、缺氧情況,從而導致的一系列綜合征,陣發性的心前區劇痛為臨床主要表現,容易造成患者發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癥,甚至有發生猝死的可能[2]。冠心病患者日常用藥對疾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用藥指導對社區冠心病患者療效的作用,采用數字隨機法將社區接診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分成兩組,現將研究資料整理并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數字隨機法將2016年1月~2017年6月社區接診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分成兩組,每組75例,觀察組男43例,女32例;年齡38~75歲,平均年齡(56.4±4.7)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12±0.24)年。對照組男40例,女35例;年齡38~74歲,平均年齡(56.7±4.8)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4.29±0.78)年。收集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接受診療后,實施同樣的藥物治療,對照組按照醫生處方進行取藥,對其進行藥物使用方法、用量、注意事項,定期復查等溝通,對于疑問全面解答。
觀察組患者實施用藥指導干預:首先對患者的資料進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建立個人檔案,包括基本信息,病程,藥物使用名稱,使用劑量等;同時對聯系方式,家庭關系,家庭聯系方式等進行登記,方便日后的家訪。用藥干預指導主要包括社區集體集中相關講座和一對一家訪兩種形式,社區集體講座,安排統一時間,初期每周一次,開展一個月后調整2周一次,講座包括疾病的發生、發展等相關情況;為患者講解各類藥物的效果、用法與用量,告知服藥禁忌與副作用,關注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早采取處理措施;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特別是伴有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同時還有藥物的成分,治療機制,藥理作用,用藥的事件、劑量,藥物使用后注意事項,應急措施等。發放相關指導資料,方便患者日常學習。
家訪部分通過上門的形式,對患者的家庭關系,社會情況,用藥情況,對患者的用藥劑量、時間等全面了解。冠心病患者癥狀反復,患者長期受到疾病的消耗,加上擔心心絞痛發作,病情進展,危及生命,容易產生焦慮、暴躁、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對藥物治療的依從性一般較低,工作人員應對遵醫囑使用的重要性進行講解;同時部分患者存在疾病癥狀加重或減輕隨意改動使用劑量的情況,藥物的使用劑量是由相關指標的,不能自覺癥狀改善,降低藥物使用劑量,容易發生意外情況;工作人員對于患者的表達與訴求,應耐心傾聽,并對提出的疑問全面解答。家訪期間最好有家屬共同參與,做好患者日常用藥的監督,提醒患者用藥以及監測患者病情的變化。對于部分無法到家進行家訪患者,可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患者應定期復查,身體狀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進行半年的跟蹤隨訪,比較不同時間段患者用藥依從性評分變化情況以及療效。
1.4 判定標準
依從性判定:用藥依從性采用morisky量表:①是否有忘記服藥的情況;②是否有不按醫囑用法用量服藥的情況;③自覺癥狀改善時,是否私自停止用藥;④自覺癥狀加重情況下,是否私自加大藥量或停藥。以上4各問題,全部為否,判定依從性較好;以上4各問題中有1~4個是,判定依從性差。
治療效果判定:患者心絞痛發作完全小時或者基本消失,改善等級為Ⅱ級以及以上,判定為顯效;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改善等級為Ⅰ級,判定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判定為無效。
1.5 統計學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數據資料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服藥依從性情況調查比較
實施用藥指導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情況比較基本相同,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用藥指導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較干預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達到94.67%(71/75),較比對照組80%(60/75)的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人數逐年增長,并呈現年輕化趨勢,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發的心臟病,機體的氧自由基的清除功能下降同時產生量過多,從而導致抗氧化與氧化的平衡關系被打破,并出現一些列的炎性反應[3]。本次研究中實施用藥指導干預,通過工作人員不同形式向患者講解藥物相關情況,使患者有深入的認知,提高藥物使用依從性;同時積極與家屬溝通,做好家庭方面的支持,排除患者的后顧之憂,可以安心接受治療與
護理[3]。
本次研究結果充分說明用藥指導對社區冠心病患者有效提高患者對藥物的認知,用藥嚴格遵醫囑使用,依從性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也顯著提高,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魏明霞,麥春蕾,魏豪娜,等.個性化教育干預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家庭用藥安全性的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1):2481-2484.
[2] 艾買提江·阿不都克力木.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分析及用藥對策[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6):662-663.
[3] 林振禮.開展藥物咨詢提高病人用藥依從性的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09,16(1):27-28.
[4] 王亦存.藥學指導對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4,14(1):84-86.
[5] 楊 亞,戴新娟,徐中芹.冠心病住院患者護理結局及指標的類目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5):1093-1096.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