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超
摘 要:提高美術欣賞教學的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做好備課工作,注重學生自主體驗,有規范的教學流程,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
關鍵詞:美術;欣賞教學;審美能力;藝術修養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0-0061-01
美術欣賞教學是美術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更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一堂好的美術欣賞課,需要教師采用合理、靈活的教學方法。本文從四方面對提高美術欣賞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研究。
一、充分做好備課工作
在日常教學中,有的美術教師備課不夠充分,以至于對教學內容掌握得不夠扎實、教學方法邏輯性不強。不但沒有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反而使學生對美的理解越來越狹隘,束縛了學生對美的追求。教師應充分做好準備工作,為美術欣賞教學奠定基礎。
(1)研讀大綱,深入鉆研教材。美術教學分為四大類: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欣賞·評述”注重通過感受、欣賞和表達等活動方式了解藝術家的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只有細致研讀大綱,才能把握好正確的教學方向。除此以外,還需要深入教材,讀懂教材中的每一幅作品,明確教學的重難點,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把握學情,合理選材。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常常會增加一些欣賞內容。在內容的選擇上,有的教師往往忽略學生的能力和興趣,憑借自己對作品的喜好進行選擇,以至于教師講授時興高采烈,而學生聽得無精打采。因此,教師在選擇美術欣賞素材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美術基礎。
二、注重學生自主體驗
美術欣賞教學常常會出現教師進行“演講式”教學的情形,學生成了聆聽者與旁觀者,失去了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學除了教師的“教”以外,還要有學生“學”的參與。美術欣賞活動需要學生直接參與,這樣才能激發學生欣賞興趣,獲得欣賞體驗。在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收集所欣賞作品的相關資料,對作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欣賞課既要重視欣賞,又不能忽略評述,評述是對欣賞的反饋。教師可讓學生談談對作品的感受,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例如,教學《飛天》一課時,教師可設計一張資料收集卡,列出需要收集的內容和問題。如什么是飛天,飛天有哪些不同的形象,你知道飛天的故事嗎?這樣,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收集信息。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出示自己精心選擇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欣賞,并談談感受。整堂課學生都在認真思考,積極參與,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
三、有規范的教學流程
欣賞教學只有遵循規范的操作流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藝術作品,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在美術作品分析中,有些教師一講到構圖就必談“三角形、S形”,一講到色彩就必然分析“環境色、光源色、固體色”,把欣賞課上成了美術專業課。對沒有接受美術專業訓練的學生來說,即使教師分析得頭頭是道,也會聽得云里霧里,不知所云。還有些教師低估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只對藝術家的生平津津樂道,而分析作品卻三言兩語、一帶而過。課堂氣氛看似熱鬧,實際上學生沒有多大收獲,對美術作品沒有進行深入了解,也無從提高鑒賞能力。要使欣賞教學更加有效地展開,教師一般可以遵循以下幾個欣賞步驟。1)描述。要求學生在觀察作品之后,用語言簡單地描述作品的內容、繪畫方式等。2)分析。對作品的色彩、構圖、造型進行深入的分析。3)解釋。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的看法。4)評價。根據自己的欣賞與探索,對作品進行評價。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地滲透美術術語,以豐富學生美術知識,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美術知識后,既能深入地賞析作品,又能自如地表達感受。
四、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
良好的學習情緒在課堂教學中具有關鍵性作用,學生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會投入積極的情緒,而興趣大部分來自于感官的直接體驗。利用多媒體,能夠讓學生從視覺上感受作品的藝術魅力。例如,在欣賞《銅奔馬》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插入草原上的奔馬視頻,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到馬奔跑的形態,從而讓學生感受、比較生活中的馬與藝術作品中的馬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體會《銅奔馬》的精妙之處。再如,《獅子》這幅作品主要是通過夸張的色彩突出獅子的氣勢,而在網上或書本上找到的圖片往往顏色失真。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調整色彩上的偏差,調節畫面的對比度、飽和度、清晰度,還原圖片,使圖片更利于學生觀察賞析。除此之外,多媒體還可以將不易于觀察的作品細節進行放大,比如《清明上河圖》畫幅很長,如果將整幅圖顯示在黑板上畫面就會顯得很小。利用多媒體可進行分段展示,這樣學生對畫面上的每個建筑、人物的動作表情、衣著打扮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體會作品的內涵。
五、結束語
美術欣賞教學是提高學生美術表現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探究、摸索、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獲得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的提高,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參考文獻:
[1]包鈺.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之我見[J].小學教學參考,2010(03).
[2]王崢如.美術欣賞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審美能力途徑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