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華
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引導學生思考和記憶的教學方法,借助思維導圖有利于高中生物解題教學效率的提高。文章作者首先介紹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概念,然后結合案例分析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促進高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生物;解題教學
一、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概述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圖文結合的思維工具,特別適合用來進行歸納、總結以及發散思維。在思維導圖中,一個知識點可以向外拓展延伸,并將有關的知識內容歸納在一起。高中生物知識很多都是互相聯系的,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可以將這些知識串聯在一起。尤其在解題分析時,一個題目可能關聯到多個知識點,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解題的效率,還可以將一些看似枯燥的知識點變成有邏輯的圖形,強化學生的記憶。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利用思維導圖找到“解題關鍵”
高中生物的知識體系較為復雜,出題人在設計題目時往往會通過一個題目來考查學生生物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學生在解題時應找準“解題關鍵”,避免被其他題目內容占據大量時間,直接根據解題關鍵來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從而總結出答案。思維導圖可以以“解題關鍵”為中心,向外進行知識點的尋找,有助于學生聯想思維的展開。
例如,高中生物題目中有一題結合“大蒜”設計問題,題目指出大蒜自身具有抗氧化物質,以及各種含硫的氨基酸如蒜素半胱氨酸,設計實驗來考查學生對大蒜以及蒜素半胱氨酸物質哪種更能減輕心肌梗死癥狀的掌握。該題目給出了當前的已知條件,要求學生用生物實驗的方法來證明該研究結果,因此要確保實驗的科學嚴謹性。結合思維導圖的解題方式來看,該題的解題關鍵為“大蒜以及蒜素半胱氨酸物質”,因此在試驗設計時需要用到大蒜以及蒜素半胱氨酸物質。通過思維導圖向外拓展,可設計2個實驗組和1個對照組,因而可以取9只小鼠,將其分為3組,每組3只,都先結扎冠狀動脈,A組為對照組,不作其他處理,B組為實驗1組,飼喂含一定量大蒜的飼料,C組為實驗2組,飼喂等量的含一定量蒜素半胱氨酸的飼料。在同等條件下飼養一段時間,然后解剖觀察小鼠心肌梗死情況,由此得出實驗結果。
2.利用思維導圖形成通用的解題方法
高中生物中有些題目雖然不一樣,但是思路是一致的,學生若能夠掌握一種思維導圖的解題方式,可以應對多種題目。以基因染色體題目為例,這種題目往往萬變不離其宗,都是考查學生對染色體結構的認識。例如,果蠅棒眼(A)對正常眼(a)為顯性,紅眼(B)對粉眼(b)為顯性??茖W家獲得某種X染色體異常的雌果蠅,其一條X染色體上附加有Y染色體片段。現將該異常雌果蠅與染色體正常的紅色正常眼雄果蠅交配,然后對相應情況進行分析。結合學習的染色體知識可以以“母本果蠅”畫出思維導圖,形成相應的知識網絡,首先是“母本果蠅”這一知識點,經過向下拓展可以得出:該題目中的母本染色體的卵細胞有一半都不能正常受精,而經過前導拓展可以得出:母本染色體中出現此類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其父本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了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使得異常X染色體和正常配子結合發育。該母本果蠅的父本果蠅也應為粉色棒眼。 可見,思維導圖的模式適合思維的發散拓展,可形成特定的解題思路。
3.利用思維導圖形成“知識點”到“知識體系”的進步
教師講課時,知識體系是線性的,但是在進行綜合復習時,最好是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打破教材中章節的限制,才能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當前環保問題很受關注,有關環保方面的題目也比較常見,例如就有結合“人工濕地生態污水處理能力”出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講到的污水處理以及環保方面的體系并不完善,因此,在進行解題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一張A1大的畫紙自己構建一個關于“環?!钡乃季S導圖,以“環?!睘楹诵模瑢⒔滩闹?、試卷中以及教師補充的與環保相關的知識點都加以拓展記錄,從而將所有的知識點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學生在復習與環保相關的生物知識時,就可以直接看圖復習,而且有新的內容還可以隨時補充,提高了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發揮思維導圖所具有的組織、引導、總結的作用,讓學生對知識形成系統的分類和記憶,不僅提高了解題教學的效果,還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
參考文獻:
[1]趙志英.淺析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復習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18):97-98.
[2]張小康.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中旬刊),2017(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