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增金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五環(huán)模式”的背景下,英語學習不能再局限于原有的課堂模式,必須從封閉走向開放,突破時間、空間等要素的限制。作者從課堂氛圍,教學內容,時間、空間、手段,思維和評價機制方面進行探討,希望能對改變現(xiàn)有的封閉式教育模式有所幫助,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英語;開放課堂;課堂氛圍
一、引言
開放性是現(xiàn)代英語課堂的一個重要特點。英語教學不能再局限于某些固定的課堂模式,必須從原來的封閉走向開放。新課程標準只規(guī)定了教學的基本標準和基本范圍,而在新舊兩個標準的基礎上開發(fā)創(chuàng)造新型的課堂模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應運而生。新課程標準的開放性必然要求教師開放的課堂,必須注重以生為本,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那么,高中英語教學如何建構開放的課堂呢?
二、開放的前提
英語學科的綜合性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教育理論知識、廣泛的學科知識以及一般文化知識。筆者經(jīng)常跟學生提到: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能夠中西合璧、洋為中用。“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本身就要擁有一桶水”,這“水”不僅有關知識,也關系到人格和魅力,是具體反映教師的道德觀念和才智的方面。教師應深刻體會教材結構和知識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更好地引導學生去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Book 8 Unit 2這一單元里,中心話題涉及“克隆”這一學生極少接觸到的科學領域。上這一單元之前要對What is cloning ? How cloning works in mammals? The history of cloning等問題進行深入了解并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在整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就這一話題進行自由、詳細的討論,既激發(fā)學生對克隆科學的興趣以及由克隆引發(fā)的道德思考,又能滿堂春色、生機無限,也能為這一單元的開放式教學做好準備。
三、課堂氛圍的開放
1.開放師生關系
語言學科特別要求學生動起來,主動地說,積極參與課堂也是提高英語語言能力的關鍵所在。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改變以往傳統(tǒng)教學中形成的信息提供者和詞匯解釋者的形象,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增強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引導和激發(fā)學生在英語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教師只有放下架子,親近學生,形成教學相長的新型師生關系,創(chuàng)立輕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才易于溝通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2.開放活動形式
討論是英語課堂教學中常用的開放式教學模式,教材以語篇為中心,教師要以課文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設計適合學生并能貼近學生水平的話題和語境,要求學生用英語自由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該讓學生在討論中有話可說。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以 Book 2 Unit 2 教學時,教師在課堂上先與學生談論自己喜歡的運動,從而引入到奧運會,然后提出問題,如:
A. How often are the Olympic Games held ?
B.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ld Olympic Games and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
在學生展開討論之后,教師再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學生對the Olympic Games有了進一步了解后,教師可適時結合中國舉辦2008年奧運會及英國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相關話題,讓學生圍繞話題分組討論。Topic 1 : Whats the spirit of the Olympic Games ?學生圍繞這些話題進行討論并通過討論領悟“奧林匹克精神”(Faster, Higher, Stronger )的核心,認識到奧運會不僅僅是體育的競技,更是世界人民友好往來與合作發(fā)展的契機。
四、開放的教材
英語教育專家曾經(jīng)指出,課本不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唯一內容,學好英語的關鍵是要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語言材料,盡可能地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量,讓學生多接觸各種形式的題材。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目前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資源開設課外閱讀課、限時定量進行課外閱讀補充、選擇適當?shù)恼n外閱讀材料,如《Teens》高中版以及一些英文雜志、圖書等,內容涉及時政、新聞、體育、娛樂等方面。學生接觸大量的英語材料,領會豐富的英語國家文化內涵,提高中西文化差異的敏感度,最終達到提高英語綜合能力的目標。
五、開放的時間、場所和手段
開放的時間是指不局限于課堂45分鐘,而向課前、課后延伸。課前引導學生觀察、調查、查閱資料;課內用各種素材和各種教學手段,拓寬學生思維;課后進行課外閱讀及開展各種形式的英語活動。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Book 8 unit 1這一單元圍繞具有多元文化的美國這一主題展開,重點介紹了California的多元文化特征。教師可以課前鼓勵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及上網(wǎng)搜索有關California的情況。教師上課時將世界地圖及美國地圖呈現(xiàn)給學生,并用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宏觀和微觀上把握美國的地理特征,從而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提高認識。教師可以這樣提問:“If you want to learn sth about a country ,a state ,ect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引導學生尋求信息。課后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任務:
Task 1: Imagine you are a Californian and introduce California to tourists.
Task 2: Imagine you are the governor of California, please deliver an address of welcome.
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有助于學生寫好有關某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文章。
開放的場所要求教學場所向教室外、學校外開放,可以因地制宜地開展英語角。
開放的手段,既要準備高考又要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言能力,要求我們不能使用單一的教學手段。一是要求學生用零碎的時間做好單詞積累工作,這是學習英語的磚和瓦,絕不放松;二是加強閱讀積累,加強語境感;三是做好摘抄、日記,辦手抄報,學以致用;四是組織興趣小組,形式多樣,可以是強強結合、強弱搭配。
六、開放的思維
“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開放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滿堂灌”的現(xiàn)象,客觀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我們必須開放課堂,開放學生思維,允許學生提出質疑,允許學生相互討論,使學生勇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靈感。英語課堂要敢于放開,積極營造情境,給學生留下廣泛的思考、議論、提問、感悟的空間。
七、開放的評價
合理科學的評價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這種評價要堅持校內外結合、課內外結合、多種方式結合,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評價,在自評與互評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方法有:給材料或者話題,指導思路;學生寫作文;給出評價標準;學生自評;學生或小組互評;教師點評。學生在自我評價或者互評中找到得失,在教師點評中看到自己的希望和發(fā)展。
總之,開放性課堂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嘗試,它能使課堂更為生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個全新的體驗。教師必須經(jīng)常學習,以滿足課堂的需要和學生的需求,真正成為知識和學生的橋梁。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胡春洞.英語學習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徐新娥.構建中學英語開放型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0(8):33-34.
[4]張同菊.談創(chuàng)新高中英語課堂教學[J].沙棘(科教縱橫版),2010(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