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錦萍
摘 要:為了切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國家制定了很多措施與政策為農村教育的快速發展提供動力。新課程理念通過農村教育改革的途徑進入農村小學課堂中,其倡導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將提高教學有效性作為主要教學目標。這就需要作為教學引導者與組織者的教師,結合農村小學生的特點及教學內容,恰當選擇與設計教學方法,盡可能迎合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與需求,推動農村小學數學課堂煥發生命活力,最終最大限度提高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有效教學;農村;小學數學課堂;生命活力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1-09
一、創設恰當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學科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對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來講,具有較高的學習難度。然而,小學數學又是一門生活性很強的學科,教材中收編的各種概念、公式、定律等都是從大量生活實例中歸納而來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生活實例,為學生營造出恰當而形象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產生置身事物之中的感覺,從而將原本抽象、艱澀的數學知識變得更為具體與簡潔,進而全身心地投入相關內容的思考與探究中,最終透徹理解并扎實掌握。在具體的營造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點:①制定明確的情境創設目的。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應將教學目標作為主要依據,努力提高教學情境的啟發性與新意,以推動學生價值觀、情感態度、數學思維、認知技能等提高。②確保教學情境有明顯的時代氣息。在當下的信息社會,小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很多,教師只有確保所設計的教學情境與時代特點與熱點密切相關,才能激起學生的關注與積極參與。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下冊《百分數》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就可將上一年度兒童暢銷圖書的前十名投票數據列舉出來,引導學生運用教材知識提出問題,并自主探究解決策略。③教學情境的形式與內容應符合學生特點。各個學段的小學生身心特點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興趣愛好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營造教學情境的時候,教師應結合具體學段學生的特點,并聯系教學內容,選擇最為適合的情境方式與內容,盡可能迎合學生的特點與需求。
二、透徹解讀教材,提高教學內容價值
教學內容是學生汲取數學知識的寶庫,教師只有提高教學內容的價值,才能為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礎。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透徹解讀教材,挑選與挖掘出材料中的新觀點、新內容組織教學活動,借助新穎、別致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使得學生都能明確知識內涵,掌握數學知識的應用條件、方法與技巧。教學內容的價值高低和學生狀態、知識屬性有直接關系。具體來講,要想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價值,應做好以下幾點:①盡可能多地挖掘出教材中蘊含及延伸出的有價值內容;②恰當提取出教材中涵蓋的可推動學生智慧發展及思維提升的內容,使得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應用能力都能得到快速提高,從而使學生都能在遷移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數學課堂知識的興趣,并做到靈活運用,最終從整體上優化學生的智慧水平。③確保所解讀出來的教材內容可與學生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之間有一定的聯系,使得他們都能充分利用既有經驗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新知識,并且逐漸健全自身的數學知識體系,使新舊知識之間能融會貫通,不斷優化數學知識的系統性。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長方體與正方體》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應深度解讀教材,將蘊含在教材中的學生已經掌握的長方形、正方形等知識挑選出來,將其作為新課的切入點,讓學生在溫故的同時還可知新,并從根源上明確本課知識的來源與規律,從而做到扎實掌握,這就為學生更好地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提供了新契機。
小學數學教師應借助用心分析、仔細觀察,抓住與利用學生掌握的學習經驗將相關數學信息變成教學內容,及時將錯誤思想引導為正確的,并且降低學習難度,從而使數學課堂更具魅力與價值,有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三、重視實踐教學,推動學生思維發展
新課程改革把推動學生的思維發展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在重視對農村學生進行數學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實踐教學是探究性學習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指的是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自主分析、研究、思考及解決問題的一種活動。因此,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始終將學生看成組織教學活動的中心,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將推動學生能力發展作為教學目標,積極健全學生的人格。由于農村學生思維鍛煉比較缺乏,再加上數學基礎整體不高,這就需要教師尊重學生差異性,將學生當成可發展的以及發展中的人,結合學生特點設計教學方案最大限度挖掘學生的潛力。教師應主動顛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積極為學生設計實踐教學活動,使他們都能享有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與平臺,以便在自主探究中與教師、同學進行思維碰撞,并在深入的思考與分析中獲得思維上的大發展。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為學生提供到超市購物的機會,使他們在實際購物的過程中更加明確地認識不同面值的錢幣,并對各種面值錢幣之間的關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還可為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自主設想盡可能多的付錢方法,從而使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合作中構建更為健全的知識體系,并獲得思維上的快速發展。
四、巧設課堂練習,優化課堂教學實效
課堂練習是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關鍵環節,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鞏固教材知識的常用形式。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應依據教學重點難點及學生特點,巧妙設計課堂練習題,以充分發揮練習活動的價值與意義。在實際的設計課堂練習題目的時候,教師應著眼全體學生,結合學生對知識的具體掌握情況,合理設計練習題目的數量與難度,盡可能優化練習實效。具體來講,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題目的時候,應把握好以下幾點:①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將數學知識點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借助生活化的數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內涵,讓學生感知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另外,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及教材知識掌握情況,設計出多種難易度的練習題目,以便迎合各種學習程度學生的練習需求。②應盡可能提高練習題目的多樣性。為了更好地激起農村小學生完成課堂練習題目的積極性,教師需要設計出具有多樣性特點的題目,能較好地迎合各種興趣愛好、學習水平學生的需求,努力提高練習題目的趣味性、新穎性,使學生在完成練習題目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結語
總之,提高教學有效性是踐行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優化教學效果的關鍵措施。因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結合學生特點及教學目標,在透徹解讀教材的基礎上,靈活選用最佳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率,最終使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蘇金材.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文理導航(下旬刊),2016(4):39.
[2]廖再發.關于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J].求知導刊,2015(20):116.
[3]汪繼征.淺談如何有效提高農村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5(2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