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武
摘 要:物理這門學科與一般的學科有所不同,其對學生自身的邏輯思維和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對課堂模式進行探究和分析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其物理的學科特點,不斷拓展學科范圍,注重班級內部的小組合作探討,從而促進全體學生的物理成績。文章將主要探究高中物理教學的現狀及主要弊端,提出基于小組合作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關鍵詞:物理;高中;實驗;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1-05
一、傳統高中物理教學的現狀和弊端
在傳統的物理課堂中,大多數情況下學生都是死記硬背,強調教師的“教”而漠視學生的“學”,教師的主導起到了根本性作用,甚至教師一味地通過生搬硬套和死記硬背來保證學生的知識點記憶,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和焦慮情緒,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性和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學生沒有將所學的知識吃透吃懂,最終導致高中物理學習效率不高。
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優點及弊端
1.優點
一方面,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課堂中每位學生的參與度,從而實現教學過程的多變,避免了傳統課堂中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不匹配的情況。在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中,每一位組員都必須參與到探究和學習中來,實現查漏補缺,保證班級內部的所有學生都能夠充分理解和領會物理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
另一方面,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對于培養新時代下的綜合應用型人才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在當今社會,僅僅擁有專業知識而缺乏合作意識和交流溝通能力的人在進入社會后也難以實現自我價值。現在在高中學習的學生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缺乏合作意識,因此我們說,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實現小組合作對于培養學生們合作共贏的意識也是有積極促進作用的。
2.弊端
盡管小組合作的優點顯而易見,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其弊端。首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于學生的組織能力和知識能力都會提出新的要求,如果缺乏良好的綜合素質能力,那么整個小組合作的過程就會呈現出一種混亂的狀態,大家都各自為政,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其次,如果小組組員之間的任務分配不合理,就會導致成績差距越拉越大。最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對教師和學校的要求也是極高的,第一需要充分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與保障,第二教師自身要具備較高的引導教學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高中物理課堂中小組合作模式效果的最大化。
三、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的策略
1.科學地進行小組分組
在實際的小組合作中,我們經常能夠發現,組員間的配合能力不足,組長的協調能力缺失,往往是由少數幾個組員完成全組的任務,這樣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同時,不同小組之間的組員綜合素質不同,這就會導致小組間的競爭變得十分不合理,最后也會導致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我們在實現小組合作的同時,必須進行科學的分組。
例如,全班有50名學生,那么在進行分組的時候可以先以物理成績的綜合排名進行十人一組的排名,每組的第一名抽出來組成物理小組的第一組,第二名抽出來組成物理小組的第二組,以此類推,最終完成整個班級小組的劃分。同時也要制訂相應的合作小組管理條例,用硬性指標和書面記錄的形式保證每一位組員都能夠參與到實際的小組學習中來。
2.小組合作完成物理實驗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針對現階段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小組實驗探究,在選擇實驗的時候應當注重學生的發展水平,選擇一些危險程度小、操作簡單、目標易達成的實驗。
例如,我們可以選擇在小組合作時開展晶體實驗,既能保證每位組員都參與實驗,又能鍛煉動手能力,最后的晶體形態也是十分漂亮的,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第一步:配置硫酸銅熱飽和溶液。熱飽和溶液降溫過快易碎晶,所以常溫蒸發就好,用快速濾紙濾到一邊培養皿里,培養皿一定要干凈。
第二步:靜待一晚,期間不能使培養皿產生晃動。
第三步:從溶液中取出平行四邊形樣子的晶體作為晶核綁上細線,再吊入另一杯飽和溶液。細線的選擇可以由學生自助挑選,在多次捆綁結果的對比下,自然就能得出最優結論。例如,如果用棉線做,就會效果不好,會結在線上。
第四步:在一天時間內,晶核會不斷增長,這時候可以讓小組成員分時段進行記錄。
3.在生活中探究物理現象
物理現象是無處不在的,在許多我們常見的生活情境中就會發現一些特殊的物理現象。
例如,以簡單和有趣為主要特點的冷水現象,合作小組可以選擇課余時間進行冷水現象的探究學習。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只需要有一臺智能冰箱、一瓶純凈水就可以了。由于純凈水中沒有足夠的凝結核,所以即使在0攝氏度的時候也不會結冰。只需把水放入預先設定好的冰箱中,等待幾個小時,輕輕拿出,你會發現水還是液態。接下來你只要輕輕敲打瓶身,或者把手指放入水中,便會馬上結冰。
4.教師做好引導準備工作
在具體的物理學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課堂情況和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要對具體的知識內容進行具體的分析,也就是說,要靈活掌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探索適合本班學生的課堂模式。從課前準備的角度來講,要對其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并選出小組的組長,對其進行作業和紀律等方面的管理。一般來說,高中物理課堂存在學生人數多、物理成績分差大等情況,這也決定了其課堂模式的相對適應性。在對組長的基本職能進行明確之后,要積極做好導學方案的工作,針對具體的學習目標,教師與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具體的教學目標,在這期間,不僅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還可以在成果互換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教師與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
比如,教師將具體的學習任務布置給學生之后,學生在對學習任務進行預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找出自己不懂的知識,還可以對整體的授課內容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在這之后,小組與小組之間要進行合作交流,并與其他組交換學習心得,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交換并不是學習成果的簡單互換,而是學習問題和學習方法等的具體交流。最后,在對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充分展示之后,設置堂清把關的基本形式,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每一堂物理課結束的時候對學習的知識進行完整的掌握,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在物理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模式上的改革一直在進行,并且取得了很多優秀的成果。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物理學科的課堂模式仍舊深受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不利于對物理知識的進一步傳播與教授。因此,對我國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探討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參考文獻:
[1]張洪泉.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效實施[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2]渠建軍. 基于“問題設計”開展高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3]伍銳鋒. 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4.